时间: 2025-04-26 08:2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2:06
杂芳春发浅深丛,曲坞逶迤紫间红。色贱格微应不数,少添兰菊待秋风。
百花杂乱地盛开在浅深的丛林中,曲折的小道蜿蜒而行,紫色和红色的花交错着。那些颜色便宜、格调低的花应该不会太多,寥寥几朵兰花和菊花,仍在等待着秋风的到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的典故,但在意象上可以联系到古代文人对兰、菊的偏爱,兰花象征高洁,菊花则象征坚韧与隐逸。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天池,晚号白云山人,宋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擅长诗词,尤其以写景抒情见长。梅尧臣的诗风清新自然,往往描写山水田园,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梅尧臣的隐居生活中,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的感悟。诗中描绘了春天花开的场景,反映出他的闲适心境及对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花丛的繁盛景象,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美丽。首句“杂芳春发浅深丛”,通过“杂芳”二字,给人以多样花香的感受,仿佛置身于春天的花海之中。而“曲坞逶迤紫间红”则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示了小路的蜿蜒和花色的交错,给人以动感与层次感。接下来的“色贱格微应不数”,则有点许多花虽美,但却显得平常的反思,暗含诗人对美与平凡的思考。最后一句“少添兰菊待秋风”,则是对兰花与菊花的期待,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寓意着对未来的期盼。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梅尧臣作为一个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诗中不仅有春的生机,还有对未来秋天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四季变化的敏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花卉描绘,探讨了美与平凡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隐含了对未来的期盼与思考,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兰菊”象征什么品质?
A. 富贵
B. 平凡
C. 高洁与坚韧
D. 光鲜亮丽
诗中“色贱格微应不数”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的赞美
B. 对普通花的轻视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