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2:5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2:53:45
偶阅夷坚志见梁郑公有九月梅化诗因复次韵
方岳 〔宋代〕
秋容正待满林雪,
春色因何到草堂。
地脉顿回消息早,
天葩不作等闲香。
丹枫欲老已如许,
黄菊同时未敢芳。
不等岁寒催鼎实,
角声自与月平章。
秋天的景色正等待着满林的雪花,
春天的色彩为何已经来到我的草堂?
大地的脉动突然传来消息,
天上的花朵并不等闲地散发香气。
红枫叶已经如老者般的模样,
而黄菊却在此时不敢开放。
不需要严冬催促谷物的成熟,
号角声自然与明月一起奏响乐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自然景象与季节变换,表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中提到的“岁寒催鼎实”可以引申为古代的农耕文化,强调自然规律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作者介绍
方岳,字德辉,号岱岳,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常以自然景象为题材,表达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冬之交,作者在自然景色的变化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借此表达对生命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敬畏。
这首诗以秋冬的交替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思考。开篇“秋容正待满林雪”,展现了秋天的临近与冬天的期待,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而“春色因何到草堂”,则引发了对季节变化的疑惑,似乎在质疑自然规律的遵循。通过“地脉顿回消息早”,诗人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表现了对早春的期待。
后半部分,诗人在描写红枫和黄菊的对比时,展现了生命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丹枫的“欲老”与黄菊的“不敢芳”,形成鲜明的对比,反映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最后一句“不等岁寒催鼎实,角声自与月平章”则将音律与自然相结合,表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
整首诗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中,融入了哲理思考,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与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自然变化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自然的敬畏,传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秋容”指代的是哪种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不等岁寒催鼎实”这一句的意思是?
A. 冬天到来
B. 不需要冬天的催促
C. 生命的终结
D. 自然的变化
诗中提到的“角声”代表什么?
A. 风声
B. 音乐
C. 雨声
D. 鸟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