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3:3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3:37:37
春风不到莓苔石,
山月自随烟水身。
穷是世间常事耳,
不知颠倒几多人。
春风无法吹拂到莓苔和石头上,
山间的明月依然伴随着烟水而来。
穷困是世间常有的事情,
不知有多少人因此而颠倒了自己的观点。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提及的“穷”字反映了古代对财富与生活的普遍思考,常与士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相关。诗中隐含的对生活无常的感慨,可能与宋代社会的动荡与变迁有一定关系。
方岳,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有清新脱俗、情思细腻的特点。他在诗歌中常表达对自然的观察与人生命运的思考,风格独特。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宋代的社会环境、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反映了人们在追求理想与现实生活的矛盾中所产生的感慨。
《月下》是方岳的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对人生命运的哲理思考。诗中通过春风与山月的对比,引发了对生活困境的深刻反思。开篇的“春风不到莓苔石”,不仅仅描绘了春风的无情,更是传达了生活中的无奈与残酷。春风是生命与希望的象征,但在某些地方却无法触及,暗示着人们在追寻理想过程中可能遭遇的挫折。
接下来的“山月自随烟水身”,则表现了自然的恬静与人的渺小,月亮在山水之间游走,自然的美景依然存在,但人们的内心却因生活的艰辛而感到迷茫。最后两句“穷是世间常事耳,不知颠倒几多人”,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表明贫困是人类普遍面临的现实,而在这种现实中,多少人的理想与信念被颠覆。这两句不仅让人反思生活的无常,更引发了对人性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人生哲理,使得作品既有景又有情,既有思考又有感悟,是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与人生命运的思考,反映出生活中的无奈与孤独,传达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
诗中“春风”未能触及的地方是: A. 森林 B. 磨坊 C. 苔石 D. 山川
“山月自随烟水身”中,月亮的状态是: A. 明亮 B. 皎洁 C. 隐藏 D. 游走
诗中提到的“穷”代表了: A. 财富 B. 常见的困境 C. 朋友 D. 理想
答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