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45: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45:45
薄暮登楼眺,山前落日斜。
晴云低海角,孤屿迥天涯。
隐隐灵鼍鼓,迢迢逐浪槎。
牧人歌犊背,凄切入秋笳。
傍晚时分我登上楼台远眺,看到山前的落日斜斜地挂着。
晴朗的云朵低垂在海角,孤零零的小岛遥远地屹立在天边。
隐约可以听到灵鼍的鼓声,远远地追随着浪花的漂流。
牧人背着小牛唱歌,那凄切的歌声在秋天的笛音中显得格外动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引用,但反映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感伤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作者介绍:
施世骠,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其诗词作品流传于世。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借景抒情,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晚秋时节,诗人在薄暮时分远眺自然景色,心中油然而生的情感交织着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沧墅晚眺》是施世骠的一首意境悠远的诗作,整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的黄昏景象,以细腻的笔触表现了自然的美妙与人心的感触。诗中开篇“薄暮登楼眺”,就将读者带入一个黄昏的氛围,随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目光穿越远方的山川,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又广阔的情怀。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绘晴朗的云朵与孤独的小岛,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宁静与诗人内心的惆怅。尤其是“隐隐灵鼍鼓,迢迢逐浪槎”,通过细致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界的声音与流动,反映出一种恬淡与沉静的境界。
最后一句“牧人歌犊背,凄切入秋笳”,更是将人声与自然声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幅人、牛、歌声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生命的思考。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秋意的黄昏,诗人的情感在这一幅幅景象中流淌,令人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昏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伤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薄暮”指的是:
A. 清晨
B. 黄昏
C. 正午
D. 夜晚
“孤屿迥天涯”中的“孤屿”意指:
A. 繁华的城市
B. 孤立的小岛
C. 高耸的山峰
D. 浪潮汹涌的海洋
诗中“隐隐灵鼍鼓”是指:
A. 传来的歌声
B. 远处的蛙声
C. 风声
D. 雨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施世骠的《沧墅晚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心的共鸣,但施世骠更加侧重于黄昏的孤寂与感伤,而王维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