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5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7:52
马伏波祠
作者: 吴存义 〔清代〕
跕跕飞鸢浪泊流,据鞍老去向壶头。
云台不画椒房戚,雾潦偏余薏实愁。
铜鼓银簪蛮女乐,露花烟草野祠秋。
瘴乡我正乘轺迈,亦觉平生念少游。
诗的内容可以理解为:
飞鸢在波浪上飞舞,舟船随波而泊,我在马鞍上渐渐老去,向着壶头(地名)而去。云台不再描绘椒房的愁苦,雾霭中,只有我对薏米的忧愁。铜鼓和银簪传来蛮族女子的乐曲,露水洒在花草上,秋天的野祠显得格外凄凉。我在瘴气弥漫的乡间乘车而行,却也不禁想起了我往日的游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及的“云台不画椒房戚”可以理解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椒房”常指美人的忧愁,诗人可能在缅怀昔日的繁华与对比今日的寂寞。
作者介绍
吴存义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诗作多以抒情和写景见长,常常表达个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吴存义旅途之中,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往日游历的回忆,透出一丝孤独与忧伤的情感。
《马伏波祠》是一首充满感慨的作品,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地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日青春的怀念。开头几句通过“跕跕飞鸢”引入,展现出一种自由的意象,但随后的“老去向壶头”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衰老。诗中提到的“云台不画椒房戚”,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奈与惆怅。
接下来的“铜鼓银簪蛮女乐”则引入异域风情,表现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感受。然而,在美丽的音乐背后,诗人内心的忧愁却显得更加浓厚。最后的“瘴乡我正乘轺迈”不仅展示了诗人行走于险恶环境中的孤独,也进一步引发对往日生活的思索。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往事的追忆,情感深沉而富有层次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对往日青春的怀念,以及在恶劣环境中的孤独感受,展现了一种深沉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飞鸢”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孤独
C. 美好
“瘴乡”指的是什么样的地方?
A. 风景优美的地方
B. 瘴气弥漫的恶劣环境
C. 人迹罕至的荒野
诗中“云台”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现实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