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4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8:28
应举早行(又名应试晓行)
作者: 缪蟾 〔宋代〕
半恋家山半恋床,
起来颠倒著衣裳。
钟声远和鸡声杂,
灯影斜侵剑影光。
路崎岖兮凭竹仗,
月朦胧处认梅香。
功名苦我双关足,
踏破前桥几板霜。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仕途的追求。他在清晨起床时,内心既留恋家乡的山水,又依依不舍床上的温暖。远处的钟声和鸡鸣声交织在一起,灯光的影子斜斜地映在剑上,显得格外迷离。路途崎岖,他借着竹杖前行,在朦胧的月光下,他嗅到了梅花的香气。虽然功名对他来说是双重的痛苦,但他还是不畏艰难,走过了前面的桥,留下几许霜痕。
缪蟾,字德辉,号一澜,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境著称。他的诗多描写个人感受及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
这首诗作于科举考试前夕,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功名的执着追求。身为士人的缪蟾,深知功名利禄的重要,同时也感受到家庭与个人理想的矛盾。
《应举早行》是一首体现了士人对家乡与仕途双重情感的诗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写,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内心挣扎与复杂情绪。开头两句“半恋家山半恋床”,将诗人的家乡情与个人舒适感融合,展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而后通过钟声与鸡鸣的交响,巧妙地引入了清晨的氛围,带有一种朦胧的美感。
“灯影斜侵剑影光”一句,运用了光影的对比,暗示了诗人心中坚定的理想与追求。路途的艰辛通过“路崎岖兮凭竹仗”表现出来,象征着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的困难与挑战。而最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的无奈与坚持,尽管功名带来的痛苦双重,但他依然勇敢前行,体现出了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写,也有内心感受的流露,深刻地反映了士人对家庭、理想与现实的深思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家乡的眷恋与对功名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感悟,传达出一种矛盾而又坚定的情感基调。
诗中“半恋家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家乡的留恋
B. 对仕途的渴望
C. 对爱情的思念
“灯影斜侵剑影光”中,灯影象征什么?
A. 家庭
B. 理想与追求
C. 自然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爱情的追求
B. 家乡与功名的矛盾
C. 生命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