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6:53
题资福院石井
作者:潘阆〔宋代〕
炎炎畏日树将焚,
却恨都无一点云。
强跨蹇驴来得到,
皆疑渴杀老参军。
在烈日炎炎下,树木似乎都要被烧焦,
我恨不得天空中能飘来一朵云。
我骑着蹇驴艰难地走来,
大家都在疑惑我是不是渴死了的老参军。
诗中提到的“老参军”,可能是指那些在战场上经历过许多磨难的老兵。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常常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作战,渴望能有水源或云彩来缓解酷热。
潘阆,字子青,号白云山人,宋代诗人,以词作著称。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自然景物的描写。
此诗可能作于盛夏时节,诗人处于一片干旱的环境中,反映了他对酷热天气和干旱的苦恼。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环境的无奈与渴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炎热夏季的苦闷与无奈。开头两句通过对烈日和树木的描写,生动地呈现出酷热的环境,令人感受到天气的压迫感。接着,诗人以“却恨都无一点云”表达了对云彩的渴望,云彩象征着阴凉和希望,诗人在此提到云彩,寄托了对自然的期待与无奈。
“强跨蹇驴来得到”一句,展示了诗人在艰难条件下的行走,蹇驴的形象更突显了行程的艰辛。而最后一句“皆疑渴杀老参军”则引发了对他人对自己状态的疑虑,带有一种自嘲的意味,表现出诗人对他人看法的敏感与苦涩。
整首诗在描写环境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情感,语言简练却富有表现力,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酷热天气的无奈和对自然环境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中“炎炎”所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什么感到“恨”?
“蹇驴”在诗中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