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资福院石井》

时间: 2025-05-02 12:36:53

诗句

炎炎畏日树将焚,却恨都无一点云。

强跨蹇驴来得到,皆疑渴杀老参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6:53

原文展示

题资福院石井
作者:潘阆〔宋代〕

炎炎畏日树将焚,
却恨都无一点云。
强跨蹇驴来得到,
皆疑渴杀老参军。

白话文翻译

在烈日炎炎下,树木似乎都要被烧焦,
我恨不得天空中能飘来一朵云。
我骑着蹇驴艰难地走来,
大家都在疑惑我是不是渴死了的老参军。

注释

  • 炎炎:形容天气炎热。
  • :害怕、忌惮。
  • :烧。
  • :但是。
  • :懊恼、渴望。
  • :得到、获得。
  • 强跨:勉强骑上。
  • 蹇驴:指的是行走缓慢的驴。
  • :怀疑、觉得。
  • 渴杀:形容极度口渴。
  • 老参军:指年长的士兵,可能是指久经沙场的老兵。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老参军”,可能是指那些在战场上经历过许多磨难的老兵。古代战争中,士兵们常常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作战,渴望能有水源或云彩来缓解酷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阆,字子青,号白云山人,宋代诗人,以词作著称。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融入自然景物的描写。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盛夏时节,诗人处于一片干旱的环境中,反映了他对酷热天气和干旱的苦恼。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环境的无奈与渴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炎热夏季的苦闷与无奈。开头两句通过对烈日和树木的描写,生动地呈现出酷热的环境,令人感受到天气的压迫感。接着,诗人以“却恨都无一点云”表达了对云彩的渴望,云彩象征着阴凉和希望,诗人在此提到云彩,寄托了对自然的期待与无奈。

“强跨蹇驴来得到”一句,展示了诗人在艰难条件下的行走,蹇驴的形象更突显了行程的艰辛。而最后一句“皆疑渴杀老参军”则引发了对他人对自己状态的疑虑,带有一种自嘲的意味,表现出诗人对他人看法的敏感与苦涩。

整首诗在描写环境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情感,语言简练却富有表现力,展现了宋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炎炎畏日树将焚”:描述了炎热的天气让树木都显得要被烧焦,体现了天气的严酷。
  2. “却恨都无一点云”:表达了对云彩的渴望,期盼能有一丝阴凉。
  3. “强跨蹇驴来得到”:形象地描绘了骑驴的艰难,突显了行旅的疲惫。
  4. “皆疑渴杀老参军”:通过他人的疑惑,反映了自己内心的孤独与无助。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畏日”比喻对酷热的恐惧。
  • 拟人:树木似乎有了被焚烧的感觉。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在结构上相呼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酷热天气的无奈和对自然环境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炎炎:象征酷热、压迫。
  • :象征阴凉、希望。
  • :象征艰难的旅途和生活的困顿。
  • 老参军:象征经历、无奈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炎炎”所指的是什么?

    • A. 寒冷的天气
    • B. 炎热的天气
    • C. 多云的天气
    • D. 雨天
  2. 诗人对什么感到“恨”?

    • A. 太阳
    • B. 没有云彩
    • C. 自己的驴
    • D. 其他行人
  3. “蹇驴”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轻松的旅程
    • B. 艰难的旅途
    • C. 速度快
    • D. 无法前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绝句》——李清照
  • 《小池》——杨万里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夏日绝句》:同样描绘夏天的炎热,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受,但更多的是内心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 杨万里《小池》: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了对夏天的不同感受,展现出另一种诗意的清新。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诗歌史》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省女弟常熟,呈庞郦亭先生 八声甘州 其六 去 八声甘州 其二 题纳兰容若小影 八声甘州 题西山爽气楼 八声甘州 自集“春归”诗意写怀 八声甘州 怀吴六益 八声甘州 八声甘州·自辽东鹤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车过腹痛 斯抬斯敬 销售 千言万说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頁字旁的字 心烦意冗 飞字旁的字 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英烈传 形寿 艸字旁的字 反犬旁的字 疏不间亲 浴液 尸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