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书诗卷末》

时间: 2025-04-25 09:32:32

诗句

一卷诗成二十年,昼曾忘食夜忘眠。

莫言不及相如赋,谁敢高吟汉帝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32:32

原文展示:

一卷诗成二十年,昼曾忘食夜忘眠。
莫言不及相如赋,谁敢高吟汉帝前。

白话文翻译:

这卷诗花费了我二十年时间才完成,白天曾忘记吃饭,夜晚曾忘记睡觉。
不要说我的作品比不上相如的赋,谁敢在汉帝面前高声吟唱呢?

注释:

  • 一卷诗成:一卷诗的创作完成。
  • 昼曾忘食夜忘眠:白天曾忘记吃饭,晚上曾忘记睡觉,形容作者对诗歌的专注和执着。
  • 相如赋:指的是西汉时期的辞赋大家司马相如,他的作品很有名,常被后人所仰慕。
  • 汉帝:指汉朝的皇帝,代表着权威和地位,吟唱于他面前是一种很高的荣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阆,宋代词人,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曾任官职,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代。他的诗词多描写个人情感及对自然的观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潘阆对自己创作过程的反思之际,表达了他在追求诗歌艺术过程中的辛苦与执着,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人作品的敬仰。

诗歌鉴赏:

《书诗卷末》是一首充满个性和情感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追求。二十年的辛勤付出,体现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正如他所言,昼夜忘食,专注于自己的创作。这不仅是对个人创作历程的回顾,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认可。

诗的后两句则引入了相如的名作,表现出对前辈文学巨匠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蕴含着一种自谦的态度。相如赋在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潘阆以此作为对比,彰显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与自我认知。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情感上深沉而真挚,既有对过去努力的自豪,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与谦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卷诗成二十年:作者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完成这部诗作,表明其创作的艰辛与毅力。
  2. 昼曾忘食夜忘眠:强调为创作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几乎忘却了生理需求。
  3. 莫言不及相如赋:自谦不敢与古代诗人相提并论,显示出对文学传统的尊重。
  4. 谁敢高吟汉帝前:表达了在权威面前的敬畏,暗含对自己作品的自信与谦卑。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与相如的作品进行比较,增强了自我反思的深度。
  • 夸张:用“昼曾忘食夜忘眠”来强调创作的专注程度,突出其艺术追求的执着。
  • 反问:最后一句的反问增强了情感的张力,使得诗歌更具戏剧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诗歌创作过程的追求与对前辈的敬仰,表达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无尽热爱与追求,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艺术与创作的追求。
  2. 汉帝:代表权威与传统,暗示文学创作需要在历史的传承中站立。
  3. 相如赋:象征着古代文学的巅峰,激励后人不断追求卓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相如”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司马相如
    • B. 杜甫
    • C. 李白
    • D. 陶渊明
  2. 诗中“昼曾忘食夜忘眠”主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 A. 对生活的抱怨
    • B. 对创作的专注
    • C. 对朋友的思念
    • D. 对爱情的向往
  3. 诗中最后一句的“谁敢高吟汉帝前”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 A. 自信
    • B. 敬畏
    • C. 不屑
    • D. 忧虑

答案:

  1. A. 司马相如
  2. B. 对创作的专注
  3. B. 敬畏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潘阆的《书诗卷末》更侧重于个人的创作过程与内心情感,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与家国的命运。两者均展现了历史背景下个人情感的复杂性,但表现的侧重点不同,突出各自的艺术风格。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裴秀才归淮南 江南怨 清夜忆仙宫子 赠采药叟 越中遇寒食 自述 长安春夜吟 洗丹沙词 观叶生画花 听范玄长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川字旁的字 作痛 皿字底的字 垂年 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绵的成语 一湾 虚堂悬镜 根深蒂结 一言千金 传结尾的成语 黄字旁的字 穴宝盖的字 饮血崩心 洪谟 踊跃争先 业字旁的字 得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