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9:3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9:32:32
一卷诗成二十年,昼曾忘食夜忘眠。
莫言不及相如赋,谁敢高吟汉帝前。
这卷诗花费了我二十年时间才完成,白天曾忘记吃饭,夜晚曾忘记睡觉。
不要说我的作品比不上相如的赋,谁敢在汉帝面前高声吟唱呢?
潘阆,宋代词人,以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曾任官职,生活在政治动荡的时代。他的诗词多描写个人情感及对自然的观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这首诗作于潘阆对自己创作过程的反思之际,表达了他在追求诗歌艺术过程中的辛苦与执着,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人作品的敬仰。
《书诗卷末》是一首充满个性和情感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的艰辛与追求。二十年的辛勤付出,体现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正如他所言,昼夜忘食,专注于自己的创作。这不仅是对个人创作历程的回顾,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认可。
诗的后两句则引入了相如的名作,表现出对前辈文学巨匠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蕴含着一种自谦的态度。相如赋在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潘阆以此作为对比,彰显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与自我认知。整体来看,这首诗在情感上深沉而真挚,既有对过去努力的自豪,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与谦逊。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诗歌创作过程的追求与对前辈的敬仰,表达了作者对文学艺术的无尽热爱与追求,以及对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相如”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昼曾忘食夜忘眠”主要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诗中最后一句的“谁敢高吟汉帝前”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态度?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潘阆的《书诗卷末》更侧重于个人的创作过程与内心情感,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与家国的命运。两者均展现了历史背景下个人情感的复杂性,但表现的侧重点不同,突出各自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