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4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1:03
送崇教大师惠思归山
潘阆 〔宋代〕
受知圣眷与谁同,
师号封题寄梵宫。
为谢国恩来阙下,
又承天泽去中山。
禅余静对江亭月,
吟苦凉生海树风。
若到赤城逢羽客,
但言孤鹤在金笼。
这首诗表达了对崇教大师惠思的敬意与送别之情。诗中提到,承蒙圣恩与众人一同受到宠爱,老师的封号和题字寄托于僧院。为了感谢国家的恩惠,特地来到皇宫之下,又承接了先天的庇佑前往中山。静坐在江边月下,吟诵着苦涩的诗篇,清凉的海风从树间吹过。如果有幸在赤城相遇羽客,只需告诉他孤独的仙鹤被困在金笼之中。
潘阆,字子华,号白云,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细腻而闻名,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常在诗中融入哲理思考。
此诗写于送别崇教大师惠思时,表达了对其高洁品德及修行生活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和天恩的感激。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传达了浓厚的情感。开头两句“受知圣眷与谁同,师号封题寄梵宫”,强调了崇教大师的尊贵地位和受到的恩宠,展示了他在宗教和社会中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师长的敬仰,表达了自己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求。
接下来的两句“为谢国恩来阙下,又承天泽去中山”,则是对国家和天恩的感激,表明崇教大师不仅受到皇帝的关注,也在大自然的庇佑之下,展现出师者的崇高与责任感。
“禅余静对江亭月,吟苦凉生海树风”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独自在江边对月沉思,感受着自然的清凉与孤独,表现出一种禅意和哲思。这种自然的描写与内心的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作品的深度与情感的真实。
最后两句“若到赤城逢羽客,但言孤鹤在金笼”,以孤鹤作为意象,传达了诗人对崇教大师离开后的惆怅与无奈,虽有高洁的志向,却受限于现实,给人以深思。
整首诗围绕对崇教大师的敬仰与送别之情,表现了诗人对知识、自然与理想的追求,同时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思考。
诗中提到的“孤鹤”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是对谁的送别?
“江亭月”在诗中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