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11: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11:27
风雨连三月,春光强半差。
量晴呼好友,冲湿趁桃花。
红断钟声接,烟深鸟路斜。
林香吹未歇,机息欲家。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虽然经历了三个月的风雨,春光依然显得不算太好。我约上好友,趁着晴天去看桃花。钟声传来,红色的花瓣随风飘落,远处烟雾缭绕,鸟儿在斜斜的小路上飞翔。林间的花香还未散去,我的心情也开始归向家乡。
本诗借助自然景象表达诗人春日游玩的心情,同时也蕴含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家乡的思念。
李世恪,清代诗人,生平不详,诗风清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
此诗写于春季,正值春雨绵绵之时,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及与友共赏春景的情景。
《季春偕诸子散步三鸦寺》展现了诗人李世恪在春天的游历中对自然和友谊的细腻感受。诗歌开头以“风雨连三月”引入,揭示了早春时节的阴雨天气,营造出一种略显沉闷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量晴呼好友”的描写,表达了他推测天气转晴后的期待,与朋友一起欣赏春光的愉悦心情。此处,诗人与友的互动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温暖与和谐。
在描写桃花时,诗人用“冲湿趁桃花”传达了春天的生机。桃花的绚烂与艳丽,与前面的阴霾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重生。接下来,“红断钟声接,烟深鸟路斜”通过钟声与鸟鸣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桃花盛开的美景中。
最后,“林香吹未歇,机息欲家”则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归属感。在享受春日美景的同时,诗人对家的思念情愫渐浓,反映出一种淡淡的乡愁。这一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在愉悦之余,增添了一丝深沉的思考与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家乡的思念,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情感。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什么?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诗人约好友共赏的是什么花?
a) 梅花
b) 桃花
c) 樱花
d) 菊花
诗歌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思乡
d) 愤怒
李世恪的《季春偕诸子散步三鸦寺》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都通过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但李世恪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而白居易则更倾向于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与离别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