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8: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8:51
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
大夫讨匈奴,前月西出师。
甲兵未得战,降虏来如归。
橐驼何连连,穹帐亦累累。
阴山烽火灭,剑水羽书稀。
却笑霍嫖姚,区区徒尔为。
西郊候中军,平沙悬落晖。
驿马从西来,双节夹路驰。
喜鹊捧金印,蛟龙盘画旗。
如公未四十,富贵能及时。
直上排青云,傍看疾若飞。
前年斩楼兰,去岁平月支。
天子日殊宠,朝廷方见推。
何幸一书生,忽蒙国士知。
侧身佐戎幕,敛衽事边陲。
自逐定远侯,亦著短后衣。
近来能走马,不弱并州儿。
在胡地,苜蓿丰美,轮台的征马也长得肥壮。
大夫出征讨伐匈奴,上个月已西出发。
军队尚未开战,投降的敌人却像回家一样。
骆驼成群,帐篷也一座接一座。
阴山的烽火熄灭,传递信件的羽书稀少。
我忍不住笑霍嫖姚,他在这里真是微不足道。
在西郊的军营中,平沙上泛着落日的余晖。
驿马从西边飞奔而来,双节马鞭夹道疾驰。
喜鹊捧着金印,蛟龙盘绕着画旗。
你如公年未满四十,富贵能及时而至。
直上青云之上,旁观如飞的迅疾。
前年斩杀楼兰,去年平定月支。
天子每日宠幸有加,朝廷也开始重用我。
何其幸运,一个书生,突然被国士所识。
我侧身辅佐军幕,恭敬地处理边疆之事。
自从追随定远侯,也穿上了短衣服。
最近能骑马,不逊色于并州的年轻人。
作者介绍:岑参(约715年-770年),字子美,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的诗以豪放、奔放著称,常描绘边疆风光及军事活动,表达对边疆将士的敬意。他的诗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对战争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盛世时期,背景是在边疆与匈奴的战争中,诗人通过描绘战斗的情景和战士的英勇表现,表达了对于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个人荣华富贵的追求。
这首诗展现了岑参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民族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边疆的自然景观和军事生活,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战争画面。开篇以“胡地苜蓿美,轮台征马肥”引入,生动描绘了边地的丰饶与军队的强盛。接着,诗人转向对战争的反思,表达了对降虏和战斗的复杂情感。
在结构上,诗分为几部分,前半部分描绘战事的景象,后半部分则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形成鲜明对比。诗的最后几句,诗人自谦地提到自己只是一个书生,却能被国士所知,表现出一种谦逊的自我认知和对未来的期待。
岑参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运用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边塞生活的描绘,它更蕴含了对历史、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使人感受到一种厚重的家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大量的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意境。例如,“喜鹊捧金印”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使得情感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反映了在战争中将士们的豪情壮志与个人命运的追求。同时,也表现出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胡地”主要指哪个地区?
A. 南方
B. 北方
C. 西方
D. 东方
诗人提到的“降虏来如归”是什么意思?
A. 敌人投降
B. 敌人反击
C. 敌人逃跑
D. 敌人团结
诗中“喜鹊捧金印”象征什么?
A. 贫穷
B. 荣誉
C. 战争
D. 离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岑参的这首诗更侧重于战争与边疆生活的描绘,而王之涣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两首诗的风格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