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0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07:42
晚节逢君趣道深,
结茅栽树近东林。
吾师几度曾摩顶,
高士何年遂发心。
北渚三更闻过雁,
西城万里动寒砧。
不见支公与玄度,
相思拥膝坐长吟。
在晚年的时光里,偶然遇见你,真是聊得很深。
在东边的林子旁,我搭起茅屋种下树木。
我的老师曾多次为我摩顶,
不知道那位高士何时才能激发他的志向。
在北边的水滨,三更时分听到过雁的叫声,
而西城万里之外传来寒砧的声音。
我不见支公与玄度,
只好怀着思念,抱膝坐在一起吟诵。
这首诗以秋夜的意境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开篇的“晚节逢君趣道深”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温馨而深邃的交谈场景,似乎在诉说着人生的哲理与感悟。接下来的“结茅栽树近东林”描绘出了一幅隐居生活的宁静图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的亲近,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体现了他淡泊名利的精神追求。
诗中的“吾师几度曾摩顶”一句,传达了对师长的敬仰与感恩,展现了诗人与前辈知识分子之间的深厚情谊。此处用“摩顶”一词,既是对师长的尊重,也是对人生成长过程的反思。
在北渚与西城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孤寂而又思念的情感。最后两句“不见支公与玄度,相思拥膝坐长吟”则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隐士支遁与玄宗的怀念,表现出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与思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深邃的友谊和对隐士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对友人的怀念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刘长卿的“晚节逢君趣道深”中的“晚节”指什么?
A. 生命的终结
B. 晚年的品德
C. 生活的乐趣
诗中“结茅栽树”描绘的生活方式是什么?
A. 隐士生活
B. 仕途生活
C. 商业生活
“不见支公与玄度”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愤怒
B. 思念
C. 无奈
以上作品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唐代诗人共同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