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0: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0:55
白帽红靴态可怜,短箫横笛兴翩翩。
曾教锦瑟房中曲,惯请朱门灞上田。
人似月,夜如年,何须彩笔赋甘泉。
朝来蜡泪堆红雨,犹拥庐儿醉意钱。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可怜的女子,她穿着白帽红靴,姿态优雅动人,手中持有短箫和横笛,乐声悠扬动听。曾经她教过锦瑟的曲子,常常在朱门的灞上吟唱。她的美丽就像月亮,夜晚似乎过得比一年还长,何必用彩笔去描绘甘泉的美丽。今晨的蜡泪如同红雨般洒落,仿佛她仍沉醉于那庐儿的醉意和金钱的愉悦之中。
陈维崧(1626年-1700年)是清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出生于江苏常熟。他的诗词风格独特,善于描写人物情感和生活场景,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对社会的思考。陈维崧在清初文人中颇具影响力,他的作品多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著称。
《鹧鸪天 赠吴中狎客》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代。诗中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尤其是在繁华与孤独之间的纠葛。诗人通过对一个女子的描写,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
这首《鹧鸪天 赠吴中狎客》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人性的理解。开头两句描绘了一个身着鲜亮服饰的女子,她在短箫和横笛的伴奏下,显得格外动人。这种生动的描写不仅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优雅的形象,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丰富和复杂。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锦瑟”与“朱门”的对比,展现了世俗生活的奢华与内心情感的孤独。尽管她曾教人吟唱动人的曲子,但这些似乎都无法填补她内心的空虚。诗中“人似月,夜如年”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旷久,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哀愁。
最后,诗人以“蜡泪堆红雨”结束,既是对女子情感的同情,也是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伤。这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和情感的深入剖析,让读者在欣赏美丽的同时,也深切体会到生命的无常与感情的脆弱。
整首诗通过女子的形象和情感,探讨了美丽与孤独、奢华与空虚之间的关系。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生活中的脆弱与无常,表达了对人性深刻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描绘的女子穿着什么颜色的帽子和靴子?
A. 蓝色
B. 白色和红色
C. 黑色
“人似月,夜如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等待
C. 忙碌
诗中提到的“朱门”象征什么?
A. 贫穷
B. 富贵
C.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