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5:4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5:49:00
鹧鸪天 悼亡
作者: 周贻繁 〔清代〕
庭树声清秋意生。
西风吹恨入银屏。
十年行止如丝缚,
三载情怀空泪倾。
香未觅,赋难成。
人间天上不分明。
待看化鹤归来日,
同奏楼头红玉笙。
全诗翻译:
庭院中的树木在清秋的声音中发出呢喃,带来了浓厚的秋意。西风吹来,仿佛将我的怨恨都吹入了银色的屏风里。十年的行踪如同被丝线缠绕,三年的情感只能在空中流泪。香气尚未寻觅,赋诗的情感难以成形。人间与天上似乎没有明确的界限。期待着化为仙鹤的那一天,再次共同奏响楼头的红玉笙。
作者介绍:
周贻繁,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反映出对人生、爱情的深刻思考。其作品常常蕴含着浓厚的感伤情绪,体现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创作背景:
《鹧鸪天 悼亡》是周贻繁对逝去情感的悼念之作,诗中表现了作者对亡者的思念与哀伤。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家庭变故可能是导致其情感深沉的原因。
《鹧鸪天 悼亡》是一首充满感伤的悼亡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抒发,展现了对逝去爱情的无尽怀念。从“庭树声清秋意生”开篇,便渗透出浓厚的秋意,给人以凄凉的感觉。西风的吹拂,不仅带走了生命的温暖,也带来了对离去之人的怨恨与无奈。十年如丝缚,三载情怀空泪倾,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被情感束缚的状态,时间的流逝并未减轻内心的痛苦,反而愈发沉重。
“香未觅,赋难成”,在对逝去情感的追忆中,诗人感到无尽的失落与无奈,未能找到的香气象征着逝去的爱情,赋诗的难以成形则是对创作灵感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力。后面的“人间天上不分明”则更是将生死、现实与理想交织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最后两句“待看化鹤归来日,同奏楼头红玉笙”,展现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化鹤归来象征着与逝者的重聚,而“红玉笙”的乐声则寓意着美好生活的重新开始。整首诗在哀伤中透出一丝希望,表现了诗人对爱情与生命的深邃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哀伤,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重聚与美好生活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十年行止如丝缚”意指:
A. 十年的旅行
B. 十年的情感束缚
C. 十年的欢笑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哪种情感?
A. 绝望
B. 期待与希望
C. 忧伤
“人间天上不分明”是表达什么?
A. 生活的乐趣
B. 生死与离别的关系模糊
C. 对未来的展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