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5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50:49
同孙不愚过昆阳
作者:黄庭坚 〔宋代〕
田园恰恰值春忙,
驱马悠悠昆水阳。
古庙藤萝穿户牖,
断碑风雨碎文章。
真人寂寞神为社,
坚垒委蛇女采桑。
拂帽村帘夸酒好,
为君聊解一瓢尝。
在春天忙碌的田园里,
我驱马悠闲地走过昆阳的河边。
古老的庙宇里藤萝缠绕着窗户,
风雨侵蚀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
这里的真人寂寞,神灵为此而设社,
坚固的围墙下,一位女子正在采桑。
我掀起帽子,透过村里的帘子夸赞酒的美味,
为你解忧,聊尝一瓢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具有人文关怀。黄庭坚的诗作多为抒情和抒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季,正值农忙时节,诗人在昆阳一带游玩,受到当地景色及人文的启发,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同孙不愚过昆阳》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田园图景,同时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诗中以“田园恰恰值春忙”开篇,立刻引入春天的气息,展现出农忙的热闹景象。然而,随着诗句的展开,宁静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的忙碌形成鲜明对比。诗中提到古庙与断碑,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怀,展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沧桑。
在描写真人与女采桑的对比中,体现了人们对神秘与俗世生活的不同追求。诗的最后两句“拂帽村帘夸酒好,为君聊解一瓢尝”则将主题引向生活的乐趣,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黄庭坚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厚理解,流露出淡淡的乡愁与对人间美好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田园风光与人们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厚理解。诗中既有对历史的思考,又有对生活的热爱,传递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真人”指的是什么?
A. 普通人
B. 道教中的神仙
C. 采桑女
D. 诗人
诗中提到的“昆阳”是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条河流
C. 一个地方
D. 一种动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