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0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01:09
原文展示:
江湖有潜鳞,颇厌沮泽陋。朅来游沧溟,矫首观宇宙。是时三神山,忽陨巨鳌首。奔波走仙圣,龙蜃纷格斗。重渊沸日月,万类错昏昼。掉尾归去来,莲巢以为友。
白话文翻译:
江湖中有一条潜藏的鱼,非常厌恶那狭隘的沼泽。它来到广阔的海洋,抬头观察宇宙的奥秘。这时,三座神山突然失去了巨鳌的支撑。仙人和圣者四处奔走,龙和蜃相互争斗。深渊中日月翻腾,万物在昏暗的白天交错。它摇摆尾巴,回到莲花筑成的巢穴,与之为友。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感遇二十五首》是他在特定时期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感悟之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张耒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描绘江湖、沧溟、三神山等意象,表达了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对狭隘环境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江湖有潜鳞,颇厌沮泽陋”一句,以潜鳞自喻,表达了诗人对狭隘环境的厌倦和对广阔世界的向往。“朅来游沧溟,矫首观宇宙”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对自由的渴望。“是时三神山,忽陨巨鳌首”等句,通过神话传说中的意象,描绘了动荡不安的世界,而“掉尾归去来,莲巢以为友”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广阔世界的向往和对狭隘环境的厌倦,以及对宁静生活的渴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潜鳞”比喻什么? A. 自己 B. 他人 C. 动物 D. 植物
“朅来游沧溟”中的“沧溟”指的是什么? A. 湖泊 B. 河流 C. 海洋 D. 天空
“是时三神山,忽陨巨鳌首”中的“巨鳌首”象征什么? A. 支撑的力量 B. 争斗的力量 C. 混乱的力量 D. 宁静的力量
答案:1.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