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4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41:21
促辔数残更,似闻鸡一鸣。
春风马上梦,沙路月中行。
笳鼓远多思,衣裘寒始轻。
稍知田父稳,灯火闭柴荆。
在马车上轻轻拉紧缰绳,仿佛听到了鸡鸣的声音。春风中我在梦中骑马,月光下在沙路上行走。远处的笳声和鼓声引起了我的思绪,衣服在寒冷中开始变得轻薄。渐渐地,我知道田间的父亲安稳了,灯火中关上了柴门和荆棘。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鸡鸣”常常象征黎明,预示着新的开始;而“笳鼓”则可能与古代战争和边塞景象相关,表现出远方的思念。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其政治改革而著称,提出“新法”,致力于解决当时社会经济问题。王安石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哲理性与抒情性。
本诗创作于王安石的晚年,他经历了许多政治波折,心中常感怀乡思。在春天的时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自己对生活、家乡的思考和感慨。
《发馆陶》是一首富有春天气息的诗,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以及内心的思绪。开篇“促辔数残更”,营造出一种时间流逝的氛围,仿佛在夜深人静之时,诗人回归内心的思考。接下来的“似闻鸡一鸣”,则是对清晨的渴望,鸡鸣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也暗示着希望和生机。
“春风马上梦,沙路月中行”,诗人用春风和梦境来渲染环境的温暖与柔和,沙路和月光则增添了一种宁静和遥远的意境。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与孤独交织的情感。在“笳鼓远多思”的句子中,笳鼓的声音引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表现出一种对往昔的怀念。
最后几句“稍知田父稳,灯火闭柴荆”,则是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观察,表现出诗人对田间父亲安稳生活的理解与关怀。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社会安定的期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情世故的关怀,传达出一种温暖而又深远的情感基调。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鸡一鸣”象征什么?
A. 黄昏
B. 清晨
C. 夜晚
D. 白昼
填空题:诗人通过“促辔数残更”,表达了对___的感慨。
判断题:诗中“笳鼓远多思”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