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步虚词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05:43:30

诗句

洞府凝玄液,灵山体自然。

俯临沧海岛,回出大罗天。

八行分宝树,十丈散芳莲。

悬居烛日月,天步役风烟。

蹑记书金简,乘空诵玉篇。

冠法二仪立,佩带五星连。

琼轩觯甘露,瑜井挹膏泉。

南巢息云马,东海戏桑田。

回旗游八极,飞轮入九玄。

高蹈虚无外,天地乃齐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3:30

原文展示

步虚词二首 其一
—— 杨广

洞府凝玄液,灵山体自然。
俯临沧海岛,回出大罗天。
八行分宝树,十丈散芳莲。
悬居烛日月,天步役风烟。
蹑记书金简,乘空诵玉篇。
冠法二仪立,佩带五星连。
琼轩觯甘露,瑜井挹膏泉。
南巢息云马,东海戏桑田。
回旗游八极,飞轮入九玄。
高蹈虚无外,天地乃齐年。

白话文翻译

在洞府里,神秘的液体凝聚,灵山自然地显现出它的形体。
俯视着广阔的海岛,回顾那大罗天的景象。
八行分布着宝树,十丈的芳莲四散开来。
悬挂在高处点亮日月,天际的步伐驱使着风烟。
轻轻地踏着金简,乘着空中吟诵玉篇。
头戴法冠,双耳佩带五星。
琼楼玉宇中盛满甘露,瑜井里汲取甘泉。
南方的巢穴中休息着云马,东海里玩耍着桑田。
回旋的旗帜游荡在八极,飞旋的轮子进入九天玄域。
高高地舞动在虚无之外,天地便同样齐整。

注释

字词注释

  • 洞府:指隐秘的居所或修道之地。
  • 玄液:指神秘的液体,可能象征着长生不老之水。
  • 灵山:指神圣的山,常与道教或佛教有关。
  • 沧海岛:指辽阔的海域与其中的岛屿,象征着广阔的天地。
  • 大罗天:道教中最高的天界,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境界。
  • 宝树:象征财富与繁荣。
  • 芳莲:象征美好与纯洁。
  • 烛日月:指照亮日月,象征光明与智慧。
  • 天步:天的步伐,象征自然的规律。
  • 金简:古代文书,象征文化与知识的传承。
  • 玉篇:古代经典书籍,象征智慧。
  • 二仪:指阴阳,宇宙的基本法则。
  • 五星:指天体,象征宇宙的和谐。
  • 琼轩:指美丽的楼阁,象征高雅的生活。
  • 甘露:象征滋润和恩泽。
  • 瑜井:象征清澈的泉水,代表纯洁。
  • 云马: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神秘与自由。
  • 桑田:形容世事变化,东海的变迁。
  • 八极:宇宙的极限,代表广袤。
  • 九玄:指深奥的境界,形容神秘。

典故解析

  • 大罗天:道教神话中最高的天界,传说中居住着神仙。
  • 云马:神话中的神兽,能够驾云而行,是自由和力量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广(569年-618年),隋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大业。其一生致力于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与对外战争,造成了国家的动荡与民生的困苦。尽管其统治时期有过繁华,但最终因政治腐败和民众反抗而灭亡。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隋末动荡时期,诗人或许在追求超脱的精神世界,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由、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中常见的道教意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思想的崇尚与追求。

诗歌鉴赏

《步虚词二首 其一》的全诗以道教哲学为基础,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超现实的描绘,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诗中“洞府凝玄液,灵山体自然”,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人的笔触温柔而细腻,营造出一种幽静、清新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幽的山水之间。

全诗的结构严谨,意象关联紧密。通过“俯临沧海岛,回出大罗天”,诗人展现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境界,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遨游于无边的宇宙之中。接下来,诗人通过“八行分宝树,十丈散芳莲”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令人向往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对比。

在后半部分,诗中提到的“蹑记书金简,乘空诵玉篇”,隐喻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承,强调了文化在构建精神家园中的重要性。最后一句“高蹈虚无外,天地乃齐年”,更是将全诗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追求,以及希望在天地之间寻求和谐与永恒的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洞府凝玄液:隐秘的洞府中聚集了神秘的液体,象征着长生与智慧的源泉。
  • 灵山体自然:灵山自然地显现,强调自然的伟大与和谐。
  • 俯临沧海岛:俯视大海与岛屿,表现出宽广的视野与胸怀。
  • 回出大罗天:回顾至高无上的天界,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 八行分宝树:宝树的分布象征着财富与繁荣。
  • 十丈散芳莲:芳莲的散布象征着美丽与纯洁。
  • 悬居烛日月:点亮日月,象征着智慧与光明。
  • 天步役风烟:自然的规律与变化。
  • 蹑记书金简:文书的传承,象征文化的积累。
  • 乘空诵玉篇:吟诵经典,传承智慧。
  • 冠法二仪立:以阴阳法则为核心,强调宇宙规律。
  • 佩带五星连:宇宙的和谐与统一。
  • 琼轩觯甘露:高雅的生活与恩泽。
  • 瑜井挹膏泉:清泉的滋润,代表纯洁与美好。
  • 南巢息云马:神秘的云马,象征自由与力量。
  • 东海戏桑田:比喻世事的变化与无常。
  • 回旗游八极:宇宙的广袤与探索。
  • 飞轮入九玄:进入神秘的境界,象征精神的超越。
  • 高蹈虚无外:追求超脱的境界。
  • 天地乃齐年: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理想境界相结合,营造出梦幻般的效果。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美感。
  • 象征:许多意象如“云马”、“宝树”等,象征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文化和谐统一的向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一个超越时空的精神世界,体现了道教思想的精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府:象征隐逸与超脱。
  • 玄液:象征智慧与长生。
  • 灵山:象征自然与和谐。
  • 宝树:象征财富与繁荣。
  • 芳莲:象征美好与纯洁。
  • 金简:象征文化与知识的传承。
  • 云马:象征自由与力量。
  • 九玄:象征深奥与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洞府凝玄液”中的“玄液”指的是什么?
    A. 长生不老之水
    B. 普通水
    C. 咖啡

  2. 诗人提到的“南巢息云马”中,云马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由与力量
    C. 知识

  3. 诗中“高蹈虚无外,天地乃齐年”的意思是?
    A. 追求世俗的名利
    B. 追求超脱与和谐
    C. 追求财富与地位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同样表现了对自然与理想的追求。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对自由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杨广的《步虚词二首 其一》与王维的《山居秋暝》
    • 两者都强调自然的美,但杨广更多地融入了道教的哲理,而王维则更注重山水的静谧与人心的和谐。
  • 杨广的《步虚词二首 其一》与李白的《庐山谣》
    • 杨广的诗侧重于超脱的理想,而李白则表现出对人生的豪情与渴望,两者风格各异,但都体现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道教文化与中国诗歌》
  • 《李白与王维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清商怨·关河愁思望处满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粗的成语 别有天地非人间 割恩断义 私字儿的字 霄月 二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令月吉日 尢字旁的字 任从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灭私奉公 四面受敌 首捕 三豕涉河 媒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