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3:30
步虚词二首 其一
—— 杨广
洞府凝玄液,灵山体自然。
俯临沧海岛,回出大罗天。
八行分宝树,十丈散芳莲。
悬居烛日月,天步役风烟。
蹑记书金简,乘空诵玉篇。
冠法二仪立,佩带五星连。
琼轩觯甘露,瑜井挹膏泉。
南巢息云马,东海戏桑田。
回旗游八极,飞轮入九玄。
高蹈虚无外,天地乃齐年。
在洞府里,神秘的液体凝聚,灵山自然地显现出它的形体。
俯视着广阔的海岛,回顾那大罗天的景象。
八行分布着宝树,十丈的芳莲四散开来。
悬挂在高处点亮日月,天际的步伐驱使着风烟。
轻轻地踏着金简,乘着空中吟诵玉篇。
头戴法冠,双耳佩带五星。
琼楼玉宇中盛满甘露,瑜井里汲取甘泉。
南方的巢穴中休息着云马,东海里玩耍着桑田。
回旋的旗帜游荡在八极,飞旋的轮子进入九天玄域。
高高地舞动在虚无之外,天地便同样齐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杨广(569年-618年),隋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大业。其一生致力于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与对外战争,造成了国家的动荡与民生的困苦。尽管其统治时期有过繁华,但最终因政治腐败和民众反抗而灭亡。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隋末动荡时期,诗人或许在追求超脱的精神世界,希望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由、理想境界的向往。诗中常见的道教意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思想的崇尚与追求。
《步虚词二首 其一》的全诗以道教哲学为基础,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和超现实的描绘,构建了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诗中“洞府凝玄液,灵山体自然”,不仅展示了自然的美,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诗人的笔触温柔而细腻,营造出一种幽静、清新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幽的山水之间。
全诗的结构严谨,意象关联紧密。通过“俯临沧海岛,回出大罗天”,诗人展现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境界,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遨游于无边的宇宙之中。接下来,诗人通过“八行分宝树,十丈散芳莲”描绘出一幅色彩斑斓、令人向往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对比。
在后半部分,诗中提到的“蹑记书金简,乘空诵玉篇”,隐喻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承,强调了文化在构建精神家园中的重要性。最后一句“高蹈虚无外,天地乃齐年”,更是将全诗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追求,以及希望在天地之间寻求和谐与永恒的愿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文化和谐统一的向往。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一个超越时空的精神世界,体现了道教思想的精髓。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洞府凝玄液”中的“玄液”指的是什么?
A. 长生不老之水
B. 普通水
C. 咖啡
诗人提到的“南巢息云马”中,云马象征什么?
A. 财富
B. 自由与力量
C. 知识
诗中“高蹈虚无外,天地乃齐年”的意思是?
A. 追求世俗的名利
B. 追求超脱与和谐
C. 追求财富与地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