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42: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42:43
发已星星带已宽,徐郎犹自客长安。
家山竹好无由看,谩种庭心一两竿。
头发已然变白,衣带也显得宽松,徐郎依旧在长安为客。
故乡的竹子长得很好,却无缘一睹,白白在庭院中种下了一两根。
诗中提及的徐南卿是姜夔的朋友,表明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长安是当时的繁华之地,象征着离乡背井的孤独与思念。竹子在古代文学中常常象征着清高、坚韧的品格。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江苏人。南宋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景和抒发个人情怀,常常融入对友人的思念。
本诗写于姜夔与徐南卿的友谊之际,表达了对友人寄情的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怀念,反映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与无奈。
这首诗虽短小,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作者的衰老,表现出岁月的无情和对往昔的追忆。接着转向对徐南卿的思念,显示出他在长安的孤独与渴望重返故乡的心情。尤其是“家山竹好无由看”,一方面表达了故乡竹子的美好,另一方面则是对无法亲眼目睹的惋惜。最后一句“谩种庭心一两竿”,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失落,虽有种植竹子的冲动,却因身处异地而感到无奈,生动地体现了对友人和故乡的思念之情。
全诗通过对自己衰老的感慨,表达了对故乡和朋友的深切思念,反映出作者在异乡生活的孤独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中提到的“徐郎”是指谁?
a) 姜夔
b) 徐南卿
c) 长安的朋友
“家山竹好无由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故乡的自豪
b) 对故乡的失落与惋惜
c) 对竹子的喜爱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友谊的珍贵
b) 对故乡的思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姜夔的这首诗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有着对故乡的思念,但姜夔的诗更加细腻,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王维则更强调与兄弟间的情谊与相互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