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1:42: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1:42:09
茫茫复茫茫,中有山苍苍。
大哉夫差国,坐断天一方。
夫差醉莲宫,大浪摇不醒。
越师何从来,夺我玉万顷。
年年亭上秋,一笛千古愁。
谁能知许事,飞下双白鸥。
茫茫的云海重叠着又重叠,山在其间显得苍茫而深邃。
夫差的国度真是伟大,仿佛坐拥天边的一方天地。
夫差在醉酒中享乐于莲宫,滔滔大浪却无法将他唤醒。
越国的军队何时会到来,夺走我那万顷的美玉?
年年在这亭子上,秋天来临,总有一曲笛声带来千古的愁苦。
谁能理解这其中的悲欢离合?只见双白鸥在空中飞下。
夫差与越国的故事源自《史记》,夫差是吴国的国君,越国则是与吴国敌对的国家。作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夫差的奢侈与越国的复仇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历史的循环与无常。
作者介绍:姜夔,字尧章,号白石,宋代著名的词人、诗人。他的词风清新脱俗,以情感真挚、意境优美著称。姜夔在词作中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历史背景,形成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与历史事件,表达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华藏地云海亭望具区》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云海与山的茫茫景象,营造出一种悠远、孤寂的氛围。开篇的“茫茫复茫茫”便传达出一种无限的空旷与无尽的思索,仿佛在思考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无常。
接着,诗人提到“夫差国”,直接将历史的重压放在眼前,描写了夫差的奢华与忽视现实的状态。通过“醉莲宫”与“摇不醒”的大浪,诗人将个人的沉醉与国家命运的沉沦交织在一起,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冲突。
越国的军队象征着外部的威胁,诗人对“玉万顷”的失去感到深深的忧虑。“年年亭上秋,一笛千古愁”,笛声贯穿了历史的长河,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悲伤与怀念。最后一句“飞下双白鸥”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也暗示着诗人对自由与归属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事件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孤独,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的交融,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夫差醉莲宫”中的“莲宫”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越师”是指哪个国家的军队?
诗中“飞下双白鸥”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对《华藏地云海亭望具区》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情感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