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3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37:45
奉和三日祓禊渭滨应制
青郊上巳艳阳年,
紫禁皇游祓渭川。
幸得欢娱承湛露,
心同草树乐春天。
在青郊的上巳节,阳光明媚的年份,
紫禁城的皇帝游玩在渭河之滨。
幸好能在这时欢庆,接受甘露的滋润,
心情与草木一样,享受着春天的快乐。
“上巳节”源于古代的习俗,通常人们会在这一天洗涤身心,祈求健康和平安。古代文人多在此节日吟咏诗词,寄托情感。
张说,字季直,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66年,卒年不详,以擅长五言诗和乐府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人事、自然为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此诗创作于唐代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恰逢上巳节,诗人借助这一节日抒发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皇权的敬仰,结合个人情感,传达了对春天的欢愉。
这首诗表现了张说在上巳节的愉悦心情。他以“青郊”开篇,描绘出春天的美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中的“紫禁皇游”暗示了诗人与皇权之间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皇权的尊重和对节日的珍视。而“幸得欢娱承湛露”则体现出诗人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令人感受到那份春日的欢乐与轻松。整首诗气韵流畅,意象鲜明,充分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诗中“紫禁”指代什么?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