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道家四首奉敕撰 其二》

时间: 2025-05-04 00:20:56

诗句

窈窕流精观,深沈紫翠庭。

金奁调上药,宝案读仙经。

作赋看神雨,乘槎辨客星。

秪应谢人俗,轻举托云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0:56

原文展示:

窈窕流精观,深沈紫翠庭。
金奁调上药,宝案读仙经。
作赋看神雨,乘槎辨客星。
秪应谢人俗,轻举托云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在幽雅的环境中修炼和阅读的情景。诗人描写了流光溢彩的仙观,深邃而宁静的庭院,似乎在调制仙药,研读关于仙人的经典。此时,他作诗吟赋,观赏神奇的雨景,乘坐木筏辨识天空中的星辰。最后,诗人感慨,自己理应超脱人世的纷扰,轻松地托身于云端。

注释:

  1. 窈窕:形容环境幽静、优美。
  2. 流精观:流光溢彩的道观,代表着道教的神秘与美丽。
  3. 紫翠庭:形容庭院的色彩深邃,紫色与绿色交织。
  4. 金奁:金色的匣子,象征珍贵的药材或道教典籍。
  5. 宝案:珍贵的桌案,用于放置重要的书籍或器物。
  6. 作赋:写诗作赋。
  7. 神雨:神奇的雨,可能隐喻灵气或神秘的现象。
  8. 乘槎:乘坐木筏,象征超脱尘世。
  9. 辨客星:识别星辰,表示对宇宙的观察与思考。
  10. 秪应:只应该,表示一种理想的归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说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生于公元663年,卒于公元730年。他以诗歌和散文见长,尤其在道教文化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和宇宙的思考,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道教盛行的时期,张说在诗中表达了对道教修炼生活的向往和对超然境界的追求。诗中描绘的环境和意象,反映了道教文化中对自然和宇宙的思考。

诗歌鉴赏:

《道家四首奉敕撰 其二》是一首充满道教哲理和自然美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道士在优雅环境中修炼的生活。开头的“窈窕流精观,深沈紫翠庭”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道观,给人以美的享受。接着,诗中提到的“金奁调上药,宝案读仙经”,则体现了道士修炼的专注与严谨。

在描绘道士的活动时,诗人使用了“作赋看神雨,乘槎辨客星”这样的意象,生动展现了道士不仅关注自身的修炼,还与自然融为一体,享受天人合一的境界。最后的“秪应谢人俗,轻举托云軿”更是表达了对世俗的超脱和向往,表现出一种不受尘世羁绊的洒脱态度。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深远的哲理,传达了道教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张说对道家思想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道教文化的重视和推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窈窕流精观:描绘出道观的幽雅与灵气,给人以祥和的感受。
  2. 深沈紫翠庭:强调庭院的深邃与静谧,表现道教的清幽与深远。
  3. 金奁调上药:道士在调制仙药,象征着追求长生与智慧。
  4. 宝案读仙经:道士在认真研读道教经典,表现出对道理的求知与修炼。
  5. 作赋看神雨:表现道士的悠然自得,享受自然的美好。
  6. 乘槎辨客星:道士在观察星空,表示对宇宙的思考。
  7. 秪应谢人俗:表达了道士对世俗生活的超然与放下。
  8. 轻举托云軿:象征道士的心境,向往升华与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乘槎辨客星”,比喻道士的生活与宇宙的和谐。
  • 对仗:诗句中常见的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丰富:如“金奁”、“紫翠”等词,营造出神秘而美丽的道教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道教修炼生活的向往,展现了道士追求超然境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放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流精观:象征道教文化的灵气与神秘。
  2. 紫翠庭:代表道教的深邃与宁静。
  3. 金奁:象征珍贵的道教经典与药材。
  4. 宝案:表示道士对知识的重视和对修炼的专注。
  5. 神雨:象征自然的神秘与美好。
  6. 客星:象征宇宙的无垠与道士的思考。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道教修炼的宁静与神秘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窈窕流精观”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道观的优美环境
    • B. 道士的修炼过程
    • C. 自然的景色
  2. “金奁调上药”中的“金奁”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药材
    • B. 一个道教的器具
    • C. 一个贵重的匣子
  3. 诗中提到的“轻举托云軿”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人世生活的留恋
    • B. 对超然境界的向往
    • C. 对大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将进酒》
  • 仙人掌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道教文化中的自然美,但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 李白《将进酒》:更倾向于表现人世间的豪情与洒脱,与张说的超然境界有所不同。

这些作品都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对道教思想和自然美的探讨,值得一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道教文化概论》
  • 《张说与唐代诗歌》

相关查询

建溪十咏 其八 仙人 章徵君见和所寄诗再次本韵酬赠 外弟张湜西游 秋夕池上 作坊魏使知隰州 史馆阮比部知衢州因归建阳别墅二首 其一 送温州聂從事赴阙 因与西廰参政侍郎弈棋予輸纸笔砚三物以诗见 送石枕与参政王给事 留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号 大跌眼镜 式好 鄣翳 七月流火 虫字旁的字 包含恧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杨的词语有哪些 诽誉在俗 初生之犊不畏虎 俪青妃白 遇逢 月字旁的字 痛楚彻骨 癶字旁的字 两点水的字 穴宝盖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