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调歌头》

时间: 2025-05-05 03:10:40

诗句

处处羊肠路,归路是安便。

从头点检身世,今日岂非天。

未论分封邦国,未论分符乡国,晚节且圆全。

但觉君恩重,老泪忽潸然。

谢东山,裴绿野,李平泉。

从今许我,攀附诸老与齐肩。

更得十年安乐,便了百年光景,不是谩归田。

谨勿伤离别,聊共醉觥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3:10:40

诗词名称: 水调歌头

作者: 吴潜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处处羊肠路,归路是安便。
从头点检身世,今日岂非天。
未论分封邦国,未论分符乡国,
晚节且圆全。但觉君恩重,
老泪忽潸然。谢东山,裴绿野,
李平泉。从今许我,攀附诸老与齐肩。
更得十年安乐,便了百年光景,不是谩归田。
谨勿伤离别,聊共醉觥船。

白话文翻译:

到处都是蜿蜒的小路,归来的路又何其安稳。
从头细细审视自己的身世,今天的回归难道不是天意吗?
不谈封国分土的问题,也不谈乡国的分符,
只愿晚年能够安稳而圆满。
唯觉君恩深厚,老泪涌出不禁潸然。
感谢东山的谢安,绿野的裴松之,
还有平泉的李白。从今往后,愿我能与众位老前辈并肩。
只求能有十年的安乐,便是了却百年的光景,这并不是空谈归田。
请不要再伤感离别,聊聊共饮几杯酒吧。

注释:

  • 羊肠路: 形容曲折狭窄的路。
  • 点检: 检查、审视。
  • 分封邦国: 指分封土地建立国家的事情。
  • 晚节: 晚年的品行与节操。
  • 君恩: 指君主的恩惠。
  • 潸然: 形容流泪的样子。
  • 东山: 指谢安,隐居于东山,代表隐士。
  • 齐肩: 比喻与人平起平坐。
  • 觥船: 酒杯与酒船,形容饮酒聚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擅长词曲,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感慨。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吴潜中年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感慨于人事无常,思考人生归属,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晚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展现了诗人在复杂的人生经历后,渴望安稳、怀念友人的情感。开篇以“羊肠路”引入,暗示人生的曲折与艰辛,继而表达对归路的珍惜。诗中反复提及的“君恩”,则是对国家与朋友恩情的感怀,显示出诗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尤其在“老泪忽潸然”一句中,情感达到高潮,流露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结尾则是对离别的豁达,强调共饮的欢愉,表现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从感慨到释怀,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人性的温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处处羊肠路: 描绘了人生旅途的艰难。
  • 归路是安便: 表达对安全归宿的渴望。
  • 从头点检身世: 指对自己经历的反思与总结。
  • 今日岂非天: 体现对命运安排的思索。
  • 未论分封邦国: 忽略权势与名利,注重个人修养。
  • 晚节且圆全: 希望晚年生活宁静圆满。
  • 但觉君恩重: 感激君主的恩惠。
  • 老泪忽潸然: 表现对往事的感慨与不忍。
  • 谢东山,裴绿野,李平泉: 提及历史人物,表达对朋友的怀念。
  • 从今许我,攀附诸老与齐肩: 期望与前辈相伴,共同度过余生。
  • 更得十年安乐: 渴望安宁的生活。
  • 便了百年光景: 对人生百年的思考。
  • 谨勿伤离别: 提醒对离别的释然。
  • 聊共醉觥船: 以酒会友,强调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 “羊肠路”比喻人生的艰辛。
  • 对仗: 在诗中各句结构相对称,增强节奏感。
  • 拟人: “君恩重”,赋予情感,使之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人生旅途的反思,强调了对友谊、对生活安定的向往,以及对离别的洒脱态度,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和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 羊肠路: 代表人生的艰辛与曲折。
  • 君恩: 体现了对国家和君主的感恩。
  • 老泪: 象征对往昔的追忆与感伤。
  • 觥船: 代表友谊与欢聚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羊肠路”指的是什么? a) 宽阔的大路
    b) 蜿蜒曲折的小路
    c) 直通的高速路

  2. 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期望是什么? a) 渴望权势
    b) 渴望安乐与圆满
    c) 渴望离别

  3. “老泪忽潸然”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感慨与悲伤
    c) 无所谓

答案:

  1. b) 蜿蜒曲折的小路
  2. b) 渴望安乐与圆满
  3. b) 感慨与悲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 苏轼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诗词对比: 对比吴潜的《水调歌头》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者更注重对人生的感悟与友谊的珍惜,后者则着重于对时光流逝与自然的感慨,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情感。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观水磨牌文有省 讽死心禅师 魏坛观 送南浦明公归日本 篁村探梅 喜方楚卿孝廉入山 送李十五 奉酬睢阳路太守见贻之作 相和歌辞。放歌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揎拳攞袖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麥字旁的字 之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这份列表让你快速掌握_汉字偏旁学习 皿字底的字 拼音rui的汉字_rui的字有哪些 琼玑 力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力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贫女分光 标同伐异 言字旁的字 鞫审 包含掏的词语有哪些 泥蟠不滓 長字旁的字 恶运 包含蚊的词语有哪些 有名有利 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