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8: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8:21
望终南山
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
出红扶岭日,入翠贮岩烟。
叠松朝若夜,复岫阙疑全。
对此恬千虑,无劳访九仙。
这首诗描绘了终南山的壮丽景色:重重山峦俯视着渭水,青翠的山峰直插云天。红日从山岭间升起,青色的烟雾在岩石中弥漫。层层松林在晨光中显得仿佛夜晚,远处的山峰隐约如同通往天界。面对如此美景,心中万千忧虑都变得平静,无需去寻访那传说中的仙人。
作者介绍:李世民(598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他在位期间,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李世民还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作品传颂千古,其诗风豪放、气势磅礴。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李世民的政治生涯中,可能是在他游览终南山时写下的。终南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隐逸与仙境,李世民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望终南山》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作,诗中展现了终南山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在面对自然时的感受和思考。全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重峦叠嶂、碧绿山峰、红日升起等描绘,生动地展现了山川的雄伟与绮丽。通过“重峦俯渭水”开篇,直接引入了景物,展示出山河的壮阔气势。
诗中“层叠松林朝若夜”一句,巧妙地将晨光与夜色相对比,似乎在描述在不同光影下,松林呈现出的不同形态,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作者用“无劳访九仙”结束,表达了他在面对如此美妙的自然时,心中无所牵挂,隐含着对世俗烦恼的超脱与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气韵生动,情感真挚,展现了李世民作为诗人的深厚修养和对自然的感悟,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出唐代诗歌的艺术成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重峦俯渭水”中的“重峦”指的是什么?
A. 低矮的丘陵
B. 高耸的山峦
C. 平坦的田野
D. 清澈的湖泊
“无劳访九仙”中的“九仙”指的是什么?
A. 仙人
B. 诗人
C. 山川
D. 花鸟
全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描绘城市风光
B. 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
C. 赞美历史人物
D. 诉说离愁别绪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