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策杖吟》

时间: 2025-05-01 00:15:27

诗句

策杖南园或北园,春来尤足慰衰年。

初晴天气上元后,乍暖风光寒食前。

池岸微微装嫩草,林稍薄薄罩轻烟。

东君此际情何厚,非象之中正造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15:27

原文展示:

策杖南园或北园,春来尤足慰衰年。初晴天气上元后,乍暖风光寒食前。池岸微微装嫩草,林稍薄薄罩轻烟。东君此际情何厚,非象之中正造妍。

白话文翻译:

我拄着拐杖漫步在南园或北园,春天的到来特别能慰藉我这衰老的年华。天气初晴是在上元节之后,风光乍暖是在寒食节之前。池塘边微微长出了嫩草,林梢上薄薄地笼罩着轻烟。春神此时的心情是多么深厚,在无形之中正创造着美丽。

注释:

  • 策杖:拄着拐杖。
  • 南园、北园:泛指花园或公园。
  • 衰年:晚年,指作者自己年老。
  • 上元:农历正月十五,即上元节。
  • 寒食:农历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
  • 池岸:池塘边。
  • 林稍:树林的顶端。
  • 东君:指春神。
  • 非象:无形,指春神的工作是无形的。
  • 造妍:创造美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此诗描绘了春天初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命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邵雍晚年,当时他已年迈,但对春天的到来仍充满喜悦和感慨。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春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生命力的赞美。诗中“策杖南园或北园”展现了作者悠闲的生活态度,“春来尤足慰衰年”则透露出对春天的特别喜爱和对生命的珍惜。后几句通过对初春景色的具体描绘,如“池岸微微装嫩草”和“林稍薄薄罩轻烟”,进一步强化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结尾“东君此际情何厚,非象之中正造妍”则升华了主题,表达了春神无形中创造美丽的神秘与伟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策杖南园或北园:作者拄着拐杖在花园中漫步,展现了悠闲的生活态度。
  2. 春来尤足慰衰年:春天到来特别能慰藉作者的晚年,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
  3. 初晴天气上元后:天气初晴是在上元节之后,点明了时间。
  4. 乍暖风光寒食前:风光乍暖是在寒食节之前,进一步明确了时间。
  5. 池岸微微装嫩草:池塘边微微长出了嫩草,描绘了初春的生机。
  6. 林稍薄薄罩轻烟:林梢上薄薄地笼罩着轻烟,增添了春天的朦胧美。
  7. 东君此际情何厚:春神此时的心情是多么深厚,表达了春神的慷慨。
  8. 非象之中正造妍:在无形之中正创造着美丽,升华了主题,表达了春神创造美丽的神秘与伟大。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春神拟人化,如“东君此际情何厚”,赋予春神情感。
  • 比喻:用“池岸微微装嫩草”和“林稍薄薄罩轻烟”比喻初春的景色,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春天的美丽和生命的活力。通过对初春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生命力的赞美。

意象分析:

  • 嫩草:象征新生和希望。
  • 轻烟:象征朦胧和神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 A. 上元节 B. 寒食节 C. 清明节 D. 端午节 答案:A

  2. 诗中“东君”指的是? A. 春神 B. 夏神 C. 秋神 D. 冬神 答案:A

  3. 诗中描绘的景色主要发生在哪个季节?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了春天的宁静与美丽。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和对国家的忧虑。

诗词对比:

  • 邵雍的《策杖吟》与王维的《鸟鸣涧》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但邵雍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闺咏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戊寅寒食日作 鹧鸪天 鹧鸪天 其三 鹧鸪天 鹧鸪天 其十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直写胸臆 三穴 齊字旁的字 垂头塌翅 衣字旁的字 与世长辞 而字旁的字 洽闻强记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匡开头的成语 钟鸣漏尽 佣伍 穷诘 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黹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祇园精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