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0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03:27
原文展示:
浩歌吟 邵雍 〔宋代〕
忧愁与喜欢,相去一毫间。 治乱不同体,山川无两般。 笛声方远听,草色正遥看。 何处危楼上,斜阳入凭栏。
白话文翻译:
忧愁与欢喜,两者相差仅一线。 治世与乱世,形态虽不同,山川却无异。 笛声刚刚远听,草色正在远处眺望。 不知何处的高楼上,斜阳照进凭栏处。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哲理,风格清新自然,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深情观察,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首两句通过对“忧愁”与“喜欢”的对比,揭示了人生情感的微妙变化,以及“治乱”与“山川”的不变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洞察。后两句通过对“笛声”和“草色”的描绘,以及“斜阳入凭栏”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感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邵雍诗歌中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情感与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忧愁与喜欢,相去一毫间”表达了什么? A. 情感的极端变化 B. 情感的微妙变化 C. 情感的固定不变 D. 情感的强烈对比
“治乱不同体,山川无两般”中的“治乱”指的是什么? A. 政治的稳定与动荡 B. 个人的健康与疾病 C. 自然的和谐与破坏 D. 社会的繁荣与衰败
诗中“斜阳入凭栏”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清晨的阳光 B. 正午的阳光 C. 黄昏的阳光 D. 夜晚的月光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