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立春》

时间: 2025-04-29 17:28:51

诗句

三阳肇开泰,一气回新和。

百卉已萌茁,光风扇晴波。

田畴入锄犁,城郭仍干戈。

而我抱郁郁,居焉万山阿。

忘言今古事,扣角时悲歌。

治乱关气化,世情今如何。

悠然出山去,天阔浮云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28:51

原文展示: 立春 舒頔 〔明代〕 三阳肇开泰,一气回新和。 百卉已萌茁,光风扇晴波。 田畴入锄犁,城郭仍干戈。 而我抱郁郁,居焉万山阿。 忘言今古事,扣角时悲歌。 治乱关气化,世情今如何。 悠然出山去,天阔浮云多。

白话文翻译: 春天开始,万物复苏,和谐之气回归。 各种花草开始发芽,阳光和风使水面波光粼粼。 田野开始耕作,城市依旧战乱。 我心中充满忧郁,居住在群山之中。 忘记了古今的事情,有时敲打着角发出悲伤的歌声。 治乱与气运有关,现在的世情如何呢? 我悠然地离开山中,天空广阔,浮云众多。

注释:

  • 三阳:指春天,因春天阳气上升,万物复苏。
  • 肇开泰:开始带来吉祥和平安。
  • 一气:指自然之气,这里指春天的气息。
  • 新和:新的和谐。
  • 百卉:各种花草。
  • 萌茁:发芽生长。
  • 光风:阳光和风。
  • 晴波:晴朗的水面波纹。
  • 田畴:田野。
  • 锄犁:耕作的工具。
  • 城郭:城市。
  • 干戈:战争。
  • 郁郁:忧郁的样子。
  • 万山阿:群山之中。
  • 忘言:忘记说话,指沉思。
  • 扣角:敲打角,古代乐器。
  • 悲歌:悲伤的歌曲。
  • 治乱:治理与混乱。
  • 气化:气运的变化。
  • 世情:社会状况。
  • 悠然:悠闲的样子。
  • 出山:离开山中。
  • 天阔:天空广阔。
  • 浮云:飘动的云。

诗词背景: 舒頔是明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创作于立春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乱的忧虑。诗中“田畴入锄犁,城郭仍干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即农村的宁静与城市的战乱形成鲜明对比。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立春为背景,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乱的忧虑。诗中“三阳肇开泰,一气回新和”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而“田畴入锄犁,城郭仍干戈”则反映了社会的矛盾。诗人通过“忘言今古事,扣角时悲歌”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最后“悠然出山去,天阔浮云多”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自由的向往。

诗词解析:

  • “三阳肇开泰,一气回新和”:描绘了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和谐之气回归。
  • “百卉已萌茁,光风扇晴波”:通过花草的发芽和阳光和风的作用,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
  • “田畴入锄犁,城郭仍干戈”:对比了农村的宁静和城市的战乱,反映了社会的矛盾。
  • “而我抱郁郁,居焉万山阿”: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忘言今古事,扣角时悲歌”:诗人沉思古今,有时通过悲伤的歌声表达内心的情感。
  • “治乱关气化,世情今如何”:思考治乱与气运的关系,对当前的社会状况表示关切。
  • “悠然出山去,天阔浮云多”: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心境。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田畴入锄犁,城郭仍干戈”的对比,突出了农村的宁静和城市的战乱。
  • 拟人:“光风扇晴波”中的“风扇”赋予了阳光和风以人的动作,增强了形象感。
  • 象征:“浮云”象征着变幻无常的世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乱的忧虑,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反映了社会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三阳: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和希望。
  • 百卉:春天的花草,代表生命的活力。
  • 光风:阳光和风,代表温暖和活力。
  • 晴波:晴朗的水面,代表宁静和美丽。
  • 田畴:田野,代表宁静和丰收。
  • 城郭:城市,代表战乱和不安。
  • 万山阿:群山,代表宁静和避世。
  • 浮云:飘动的云,代表变幻无常的世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三阳肇开泰”中的“三阳”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阳光 B. 春天的气息 C. 春天的花草 D. 春天的风 答案:B

  2. 诗中“田畴入锄犁,城郭仍干戈”反映了什么? A. 农村的宁静和城市的战乱 B. 农村的丰收和城市的繁荣 C. 农村的贫困和城市的富裕 D. 农村的和平和城市的和谐 答案:A

  3. 诗中“忘言今古事,扣角时悲歌”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和平的向往 B. 诗人对战乱的忧虑 C. 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D. 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反映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的宁静生活,与诗中的“悠然出山去”有相似的意境。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舒頔的《立春》: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而舒頔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对和平与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明代诗歌研究》
  • 《舒頔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角声 除夕感怀 除夕感怀 题宋徽宗画鹰 潇湘晚景图 戊戌入都别友人 武昌夜泊 题残雷琴铭 似曾诗 江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攀送 艺高人胆大 永昌 阴结尾的成语 厄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乔家公 洗雪逋负 人字头的字 自字旁的字 党塾 写意画 和衷共济 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采光剖璞 麥字旁的字 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龟厌不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