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行》

时间: 2025-05-04 11:04:06

诗句

野犬吠丛薄,深林知有村。

岸荒群动寂,月缺暝烟昏。

渔火随星出,云帆夹浪奔。

橹声惊断梦,摇曳起江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04:06

原文展示:

江行 野犬吠丛薄,深林知有村。 岸荒群动寂,月缺暝烟昏。 渔火随星出,云帆夹浪奔。 橹声惊断梦,摇曳起江根。

白话文翻译:

野狗在丛林中吠叫,深林中可知有村庄。 岸边荒凉,万物静寂,月亮残缺,暮色中的烟雾昏暗。 渔船的灯火随着星星出现,云帆在波浪中疾驰。 橹声惊醒了沉睡的梦,摇曳着江边的根。

注释:

  • 野犬:野狗。
  • 丛薄:丛林。
  • 岸荒:岸边荒凉。
  • 群动寂:万物静寂。
  • 月缺:月亮残缺。
  • 暝烟:暮色中的烟雾。
  • 渔火:渔船的灯火。
  • 云帆:船帆如云。
  • 橹声:划船的声音。
  • 江根:江边的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人士。他积极参与维新变法运动,后因戊戌政变被捕,英勇就义。谭嗣同的诗歌多表现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江行途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江行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诗中“野犬吠丛薄,深林知有村”一句,以野犬的吠叫引出深林中的村庄,暗示了人迹罕至的荒凉之地。“岸荒群动寂,月缺暝烟昏”则进一步以荒凉、静寂、昏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沉郁的氛围。“渔火随星出,云帆夹浪奔”一句,以渔火和云帆的动态景象,打破了前文的沉寂,带来了一丝生机和希望。最后“橹声惊断梦,摇曳起江根”则以橹声惊梦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波动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首句“野犬吠丛薄,深林知有村”,通过野犬的吠叫引出深林中的村庄,暗示了人迹罕至的荒凉之地。
  • 次句“岸荒群动寂,月缺暝烟昏”,以荒凉、静寂、昏暗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沉郁的氛围。
  • 第三句“渔火随星出,云帆夹浪奔”,以渔火和云帆的动态景象,打破了前文的沉寂,带来了一丝生机和希望。
  • 末句“橹声惊断梦,摇曳起江根”,以橹声惊梦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波动和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拟人:如“云帆夹浪奔”中的“奔”字,赋予云帆以人的动作,增强了动态感。
  • 比喻:如“渔火随星出”中的“随星出”,将渔火比作星星,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江行途中的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野犬:象征荒凉和孤寂。
  • 丛薄:象征人迹罕至的荒凉之地。
  • 渔火:象征希望和生机。
  • 云帆:象征动态和变化。
  • 橹声:象征内心的波动和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野犬吠丛薄”中的“丛薄”指的是什么? A. 丛林 B. 草丛 C. 薄雾 D. 薄冰
  2. 诗中“渔火随星出”中的“渔火”象征什么? A. 希望 B. 孤独 C. 恐惧 D. 绝望
  3. 诗中“橹声惊断梦”中的“橹声”象征什么? A. 内心的波动 B. 平静 C. 安宁 D. 沉睡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谭嗣同的其他诗作,如《狱中题壁》等,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进行对比,两者都以江行为背景,但杜甫的诗更多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而谭嗣同的诗则更多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谭嗣同诗选》
  • 《清诗选》
  • 《中国近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五月奉教作 二月奉教作 杂曲歌辞。东飞伯劳歌 和同府李祭酒休沐田居 酬和杜五弟晴朝独坐见赠 幸白鹿观应制 游禁苑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 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 闰九月九日幸总持寺登浮图应制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珠母 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吴越同舟 语不择人 一斑窥豹 野泳 空群之选 运之掌上 韭字旁的字 耳字旁的字 瑶开头的成语 反犬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泣下如雨 鹰犬之任 金字旁的字 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