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文潜立春日三绝句》

时间: 2025-05-01 01:46:21

诗句

江山也似随春动,花柳真成触眼新。

清浊尽须归瓮蚁,吉凶更莫问波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6:21

原文展示:

江山也似随春动,花柳真成触眼新。
清浊尽须归瓮蚁,吉凶更莫问波臣。

白话文翻译:

这片江山似乎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动起来了,花草树木都显得焕然一新。清浊的事物都应该归于瓮中之蚁,吉凶的事情就更不必去询问波臣了。

注释:

  • 江山:指国家和山河,象征自然景观。
  • :像,似乎。
  • 随春动:随着春天的到来而变化,体现出春天的生机。
  • 花柳:花草和柳树,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触眼新:眼前一新,形容景色美丽。
  • 清浊:这里指事物的本质,清是好的,浊是坏的。
  • 归瓮蚁:比喻将一切事情都放置在一个容器里,暗指安静、不去追求。
  • 吉凶:指好运和坏运。
  • 波臣:指波涛中的臣子,象征事物的变化不可预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与诗人。他是“宋词八大家”之一,擅长于山水田园诗,作品多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天,春天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抒发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开篇“江山也似随春动”一句,既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传达出一种对变化的接受与欣赏。诗人通过“花柳真成触眼新”,强调了春天带来的新鲜感和生命力,给人以鼓舞和希望。接下来的“清浊尽须归瓮蚁”,则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似乎在说无论是清还是浊,最终都将归于平静。最后一句“吉凶更莫问波臣”,更是体现了诗人对命运的淡泊,强调不必在意吉凶的变化,而是应当随春的变化而自得其乐。整体来看,诗中蕴含了深厚的人生哲学,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的豁达和从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山也似随春动:描绘春天的景色,江山在春风的吹拂下仿佛也在动,体现出春的生气。
  • 花柳真成触眼新:春天来了,花草树木焕然一新,触动眼睛,让人感到愉悦。
  • 清浊尽须归瓮蚁:无论清浊好坏,最终都将归于静谧的本质,表现出对事物本质的看法。
  • 吉凶更莫问波臣:对命运的顺逆不必过于在意,表现出一种淡然的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江山”和“春动”,“花柳”和“触眼新”形成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比喻:将“清浊”比作“瓮蚁”,形象地表现了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现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豁达,强调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轮回,启示人们应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吉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山:象征着广阔的自然和历史。
  • :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花柳:象征着美丽与青春。
  • 清浊:象征着事物的本质与对立。
  • 瓮蚁:象征着安静与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黄庭坚
    • C. 杜甫
  2. 诗中“江山也似随春动”表达了什么意境?

    • A. 自然的变化
    • B. 人生的无常
    • C. 春天的美好
  3. “吉凶更莫问波臣”是什么意思?

    • A. 要关心未来
    • B. 不必在意结果
    • C. 询问他人意见

答案: 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黄庭坚 vs. 王维:两位诗人的作品均描写自然景色,黄庭坚更注重春天的生机,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黄庭坚诗文集》

相关查询

秋日游青山访太白墓二首 其二 秋日游青山访太白墓二首 其一 离宣城 题李钦之承事宅 夜行巩洛道上 宿滴水岩怀赵德麟和壁间韵 雨中过明觉招上人辄留小诗 自大乘将游汤泉道中 题历阳天庆观自然庵 无题三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贝字旁的字 股开头的成语 穴乳 氏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视而弗见,听而弗闻 拥政爱民 四纷五落 丿字旁的字 敛去 包含何的成语 目光如电 飠字旁的字 霅上 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朱弦三叹 畏天悯人 发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