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2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22:12
述旧贺迁寄陕虢孙常侍
南宫幸袭芝兰后,
左辅曾交印绶来。
多病未离清洛苑,
新恩已历望仙台。
关头古塞桃林静,
城下长河竹箭回。
闻说随车有零雨,
此时偏动子荆才。
南宫的恩宠如同芝兰般美好,
左辅曾经把印绶交给我。
我多病未能离开清洛苑,
新恩已在望仙台经历过。
关头古塞的桃林静谧,
城下长河的竹箭回流。
听说随车有细雨,
此时正好触动了我的才情。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庐山居士,晚唐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飘逸,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在政坛失意时更显其自我反省与哲思。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刘禹锡被贬期间,表达了他对新恩宠的感激与对旧友的怀念,同时流露出他因多病而不能游历的无奈。
这首诗在形式上采用了七言律诗的结构,字句工整,韵律和谐。全诗以“南宫”和“左辅”两处交代,勾勒出作者在官场中的经历与感受。开头两句描绘了作者因得到南宫的恩宠而感到荣幸,同时提到左辅曾给予他的权力象征,显示了他在政治上的得失。接下来的“多病未离清洛苑”,则展现出作者因病而被困于洛阳的无奈。在这份荣华之下,他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失落。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桃林静”和“竹箭回”,描绘出了一幅恬静的自然景象,同时也隐喻了政治风云的变幻。最后两句“闻说随车有零雨,此时偏动子荆才”,表现了作者在隐居时虽身处困境,却依然心怀壮志,呼应了他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在感性与理性之间取得了平衡,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又有对理想的追求,展现了刘禹锡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南宫恩宠的感慨与对往事的回忆,表现了作者在官场中经历的得失与对未来的期待,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个人追求的坚定。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让读者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情感与思考。
诗词测试:
刘禹锡的字是什么?
A. 子荆
B. 梦得
C. 芝兰
D. 左辅
诗中提到的“南宫”象征什么?
A. 美好的品德
B. 高官的恩宠
C. 宁静的生活
D. 政治的权力
诗中“多病未离清洛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豪
B. 失落与无奈
C. 愉悦
D. 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