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4:26
久学文章含白凤,却因政事赐金鱼。
郡人未识闻谣咏,天子知名与诏书。
珍重贺诗呈锦绣,愿言归计并园庐。
旧来词客多无位,金紫同游谁得如。
我在学问上已经有了很高的造诣,像那白凤一样出众,但这次却因为政务的缘故得到了金鱼的赐封。
郡里的人们还不知道我被赞美的诗歌,只有天子知道我的名声,并且给我下了诏书。
我珍惜这首贺诗,像锦绣一样美丽,希望能早日回到我的故乡和园庐。
以前的诗人们大多没有地位,像我这样能与金紫同游的人又有谁呢?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晦庵,唐代诗人,文学家。刘禹锡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曾担任多种官职,经历过贬谪,故其作品常反映出对政治的思考和自身的遭遇。
此诗写于刘禹锡被贬谪期间,虽然身处逆境,却因其文学才能而获得皇帝的赏识和封赏。诗中表达了他对政治的无奈、对个人才能的自信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刘禹锡的《酬乐天见贻贺金紫之什》是一首充满感慨的诗。诗的开端以“久学文章含白凤”引出,表明诗人对自身学识的自信。然而,命运的波折让他因政事而获得金鱼的封赏,这种矛盾的心情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诗人对自己才华的自信与对现实的不满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对政治环境的无奈和对个人价值的坚持。
接下来的“郡人未识闻谣咏,天子知名与诏书”,显示出诗人深知自己的才能有限,地方百姓对他的成就并不知晓,只有天子才了解他的名声。这种孤独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苦涩与无奈。
“珍重贺诗呈锦绣,愿言归计并园庐”,诗人珍视贺诗的美丽,也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渴望能够回到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享受生活的宁静。然而,最后一联“旧来词客多无位,金紫同游谁得如”,则是对自身地位的深思,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文人的漠视,同时也表现出他身处高位的孤独与不平。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才华的自信,又有对社会的批判,读来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政治困境中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对社会环境的批判,以及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一种高洁的精神追求和对命运的无奈。
选择题:诗中“金鱼”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学问
D. 美丽
填空题:刘禹锡的诗中,表达了对故乡的__和对政治的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白凤”是指普通人才。
A. 正确
B. 错误
可以将刘禹锡与李白的作品进行对比。刘禹锡更加关注政治和个人命运,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体自由和豪放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