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潘兴化先生次韵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5-02 06:06:31

诗句

分曹去后抗章前,六载尘途事惘然。

忙里簿书无暇日,老来林壑有深缘。

清风尽扫淫祠籍,遗法犹存废寺田。

略试平生经济手,声名已许郡人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06:31

原文展示:

寄潘兴化先生次韵二首 其一 李东阳 〔明代〕 分曹去后抗章前,六载尘途事惘然。 忙里簿书无暇日,老来林壑有深缘。 清风尽扫淫祠籍,遗法犹存废寺田。 略试平生经济手,声名已许郡人传。

白话文翻译:

在分曹离开后,我上书之前,六年的尘世旅途让我感到迷茫。 忙碌中没有时间处理文书,年老后与山林有着深厚的缘分。 清风彻底扫除了那些淫祠的记录,遗留下来的法律仍然保护着废弃的寺庙田地。 稍微展示了我一生的经济才能,我的名声已经在郡中传开。

注释:

  • 分曹:指分派任务的官员。
  • 抗章:上书言事。
  • 惘然:迷茫,不知所措。
  • 簿书:指文书工作。
  • 林壑:山林沟壑,指隐居之地。
  • 淫祠:指不合法或不正当的祭祀场所。
  • 遗法:遗留下来的法律或规定。
  • 经济手:指管理经济的能力。

诗词背景: 李东阳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政治生涯中的一段反思,表达了对过去六年政治生涯的迷茫和对未来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忙碌的政治生活和宁静的隐居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过去和未来的不同态度。诗中“忙里簿书无暇日”反映了政治生涯的繁忙和压力,而“老来林壑有深缘”则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最后两句“略试平生经济手,声名已许郡人传”则显示了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和对名声的淡然。

诗词解析:

  • 首联:通过“分曹去后”和“六载尘途”描绘了诗人政治生涯的起点和经历的时间,表达了迷茫和不确定感。
  • 颔联:通过“忙里簿书”和“老来林壑”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 颈联:“清风尽扫淫祠籍”和“遗法犹存废寺田”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秩序的关注和对法律的尊重。
  • 尾联:“略试平生经济手”和“声名已许郡人传”展示了诗人的自信和对名声的淡然态度。

意象分析:

  • “忙里簿书”:象征政治生涯的繁忙和压力。
  • “老来林壑”:象征隐居生活的宁静和自由。
  • “清风”:象征正义和清明。
  • “淫祠籍”:象征不正当的社会现象。
  • “废寺田”:象征被遗忘但仍受保护的社会资源。

互动学习:

  1. 诗中“忙里簿书无暇日”反映了什么? A. 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B. 政治生涯的繁忙和压力 C. 诗人对名声的淡然态度 答案:B

  2. “老来林壑有深缘”中的“林壑”象征什么? A. 政治生涯的繁忙 B. 隐居生活的宁静 C. 社会秩序的关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李东阳的其他政治抒怀诗,如《寄潘兴化先生次韵二首 其二》。 诗词对比:可以与杜甫的《登高》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政治生涯的反思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李东阳诗集》、《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怀乡 山居十三首 山居十三首 照公院双橙 双笋歌送李回兼呈刘四 欲之新乡答崔颢綦毋潜 题綦毋校书别业 送马录事赴永阳(一作嘉) 送司农崔丞 送相里造入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斤字旁的字 烦琐哲学 无衣 集散地 摇结尾的成语 遣兴陶情 人心皇皇 打牙配嘴 髟字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包含噫的词语有哪些 殊言别语 曾泉 卤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猕猴骑土牛 梗调 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