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9:08: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9:08:04
有怀参政范公因书桂隐近事奉寄二首
作者: 张镃 〔宋代〕
石湖仙伯住吴门,事业文章两足尊。
南北东西曾遍历,焉哉乎也敢轻论。
桂园柳色金丝织,笠泽桃花锦浪翻。
小大风烟俱自适,鹪巢终莫拟云鲲。
石湖的仙伯住在吴门,事业和文章都值得尊敬。
他曾经南北东西游历,谁敢轻易地评论他呢?
桂园的柳色如金丝般细腻,笠泽的桃花像锦浪一样翻滚。
不论大小风烟都随意自如,鹪鹩的巢穴也不必去妄想云中的鲲鹏。
张镃,字子昶,号云溪,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处于政治与文化的繁荣阶段。张镃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政治抱负著称,作品多涉及家国情怀和自然景色。
这首诗写于张镃对范仲淹的怀念之际,范仲淹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诗中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和卓越成就的钦佩与追思。
这首诗采用了典雅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范仲淹的崇敬之情。开篇以“石湖仙伯住吴门”引入,直接点明范仲淹的身份,并通过“事业文章两足尊”来强调其在政治和文学上的双重成就。接下来的“南北东西曾遍历”展示了范仲淹的广泛经历,暗示其丰富的阅历和开阔的视野。
“桂园柳色金丝织,笠泽桃花锦浪翻”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心中理想的生活景象,柳色与桃花的对比,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最后两句提到“小大风烟俱自适”,显示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洒脱,鹪巢与云鲲的对比则表现了对平凡与伟大生活选择的思考。
整首诗不仅是对范仲淹的赞美,也是对自身生活态度的反思,充满了哲理和诗意,给人以启迪。
整首诗表达了对范仲淹的敬仰与追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平凡生活的理解,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哲理思考。
“石湖仙伯”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桂园柳色”主要描绘了什么?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张镃的作品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抒发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上有相似之处,但张镃更侧重于对理想生活的描绘,而苏轼则更强调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感慨。两者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丰富了宋代文学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