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子瞻自径山回宿湖上》

时间: 2025-05-02 05:14:52

诗句

朝従径山来,泱莽径山色。

莫従湖上归,滉漾湖光碧。

借问泛湖舟,何似登山屐。

高怀厌朝市,远去忘忧栗。

目向幽人青,颜従浊醪赤。

尘埃解罗网,宇宙为安宅。

油然了无营,此意谁能诘。

嗟予别离久,欲往徒反侧。

留滞亦何为,空惊突深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4:52

原文展示:

次韵子瞻自径山回宿湖上
作者: 苏辙 〔宋代〕

朝従径山来,泱莽径山色。
莫従湖上归,滉漾湖光碧。
借问泛湖舟,何似登山屐。
高怀厌朝市,远去忘忧栗。
目向幽人青,颜従浊醪赤。
尘埃解罗网,宇宙为安宅。
油然了无营,此意谁能诘。
嗟予别离久,欲往徒反侧。
留滞亦何为,空惊突深黑。

白话文翻译:

从径山而来,眼前是一片苍茫的山色。
不要从湖上归去,湖水在阳光下荡漾碧绿。
请问在湖上划船,和登山的感觉相比,哪个更好?
我心高远厌倦了朝市,远离尘世烦忧。
目光向往那幽静之人,神情却被浊酒所染。
尘世的纷扰如同罗网已被解开,宇宙成了我安定的居所。
无所追求的心情,谁能理解?
唉,我与世隔绝已久,想去却又徒劳无功。
停留在此又有什么意义,空自惊惧那深沉的黑暗。

注释:

  • 泱莽:形容宽广浩大。
  • 滉漾: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
  • 借问:请问。
  • :木屐,登山的鞋子。
  • 高怀:高远的志向。
  • 厌朝市:厌倦繁华的市井生活。
  • :面貌,神情。
  • 浊醪:浑浊的酒。
  • 尘埃:比喻世俗的纷扰。
  • 罗网:比喻世俗的束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瞻,号晦庵,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与哥哥同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文学成就卓越,擅长诗、词、文,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辙在径山游玩归来时,抒发他对山水自然的向往与对人世繁华的厌倦。诗中展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以及在湖上与山间的感受对比。

诗歌鉴赏:

《次韵子瞻自径山回宿湖上》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自然美的诗作。全诗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的向往。开篇“朝従径山来”,展现出诗人刚从山中归来的状态,映衬出“泱莽径山色”的辽阔,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受。接着,诗人用“莫従湖上归,滉漾湖光碧”来表达对湖光山色的留恋,同时反映出对世俗生活的逃避。

诗中蕴含的对比极具深意,特别是“借问泛湖舟,何似登山屐”,不仅在询问划船与登山的乐趣差异,更隐喻了人生选择与价值观的思考。诗人显然更倾向于清幽的山林生活,而非繁华的朝市。“高怀厌朝市,远去忘忧栗”里传达了对世俗喧嚣的厌倦,向往那种淡泊名利、寻求内心安宁的生活状态。

最后的几句,“尘埃解罗网,宇宙为安宅”,展现出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渴望,仿佛在说,只有在自然中才能找到真正的归属。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従径山来,泱莽径山色:清晨从径山而来,山色辽阔苍茫。
  2. 莫従湖上归,滉漾湖光碧:不要从湖上返回,湖光在阳光下显得碧绿荡漾。
  3. 借问泛湖舟,何似登山屐:请问划船在湖上,和登山的感觉比起来如何?
  4. 高怀厌朝市,远去忘忧栗:我心向往高远,厌倦了繁华的市井生活,远离尘世的烦忧。
  5. 目向幽人青,颜従浊醪赤:目光向往隐士,面色却因饮酒而泛红。
  6. 尘埃解罗网,宇宙为安宅:尘世的纷扰如同罗网已解开,宇宙成为我安定的家。
  7. 油然了无营,此意谁能诘:无所追求的心情,谁能理解我的意图?
  8. 嗟予别离久,欲往徒反侧:唉,我与世隔绝已久,想去却又无奈反复。
  9. 留滞亦何为,空惊突深黑:停留在这里又有什么意义,空自惊惧那深沉的黑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尘埃解罗网”比喻世俗的束缚已被打破。
  • 对仗:如“高怀厌朝市,远去忘忧栗”,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表达内心情感的层次与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抒发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安宁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径山:象征清静、自然的理想栖息地。
  • 湖水:象征内心的波动与情感的流动。
  • :象征生活的选择与流动。
  • 尘埃:象征世俗的烦扰与束缚。
  • 宇宙:象征广阔的自由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辙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泱莽”形容的是?

    • A. 湖泊的宽广
    • B. 山色的辽阔
    • C. 天空的高远
    • D. 河流的奔涌
  3. 诗人对“朝市”的态度是?

    • A. 热爱
    • B. 厌倦
    • C. 中立
    • D. 迷恋

答案:

  1. B. 宋代
  2. B. 山色的辽阔
  3. B. 厌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苏轼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次韵子瞻自径山回宿湖上》与《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对山水的向往,但苏辙更侧重对世俗的厌倦,而苏轼则强调自然的变化与人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杂吟 圣柬将寓于卫行乞食于齐有可怜之色再次韵感 次韵答和甫卢泉水三首 和早秋雨中书怀呈张邓州 平原郡斋二首 以酒渴爱江清作五小诗寄廖明略学士兼简初和 乞锺乳于曾公衮 寄晁元忠十首 其七 录梦篇 其二 清凉国师真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抱火厝薪 齐字旁的字 窄鳖鳖 包含屋的词语有哪些 贝字旁的字 私字儿的字 讥俗 夫唱妇随 价值连城 巳字旁的字 索非亚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衣字旁的字 以弱胜强 望洋而叹 悲观失望 阅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