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1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14:53
东坡自作苍苍石,留趣松待伯时。
只有两人嫌未足,更收前世杜陵诗。
东坡(苏轼)亲自创作了苍苍的石头,留着趣味的松树等待伯时(指高士)。
只有我们两人觉得人数不够,还收录了前世杜陵(杜甫)的诗篇。
作者介绍:苏辙,字子瞻,苏轼的弟弟,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苏辙与兄苏轼同为“苏门四学士”的核心成员,彼此在文学、艺术上有深厚的影响。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苏辙与李公麟(著名画家)共绘山水画时,表达了对朋友、艺术以及古代诗人的敬仰之情。诗中展现了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和对历史的铭记。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艺术的热爱与对于友谊的珍视。诗的开头,东坡自作的苍苍石象征着深厚的艺术修养,表达了他在创作中所追求的独特境界。松树的意象则寄托了等待与希望,表明了艺术创作中的耐心与执着。诗中提到的“只有两人嫌未足”,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渴望,也透露出一种孤独感,艺术创作往往是孤独的过程。最后提到的杜陵诗,是对历史的尊重,突显了诗人对前辈艺术家作品的珍视和追忆。
整体来看,这首诗意蕴丰富,情感深沉,既展示了苏辙的艺术追求,也反映了他对友谊和历史的思考,给读者以深刻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艺术、友谊和历史的追求与反思,强调了在创作中对知音的渴望和对前辈的敬仰。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苏辙的号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伯时”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杜陵诗”是指谁的作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苏轼与杜甫的诗作,探讨两位诗人在艺术追求、情感表达上的异同。杜甫的诗常常流露出对国家、人民的关怀,而苏轼则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