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醉桃源/阮郎归》

时间: 2025-05-02 11:48:26

诗句

微云扫尽碧虚宽。

月华光影寒。

山河表里鉴中看。

沈沈清夜阑。

风细细,露漙漙。

神游八极间。

九宵回首望尘寰。

悠然醉梦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48:26

原文展示:

微云扫尽碧虚宽。月华光影寒。山河表里鉴中看。沈沈清夜阑。风细细,露漙漙。神游八极间。九宵回首望尘寰。悠然醉梦还。

白话文翻译:

微薄的云雾被扫尽,碧空显得格外宽广。月光洒下,光影显得清冷。山河内外的美景如同在镜中观赏。夜深了,四周静悄悄的。微风轻轻吹过,露水滴落。心灵在广阔的宇宙间遨游。从高处回首看人间,仿佛从悠然的醉梦中归来。

注释:

  • 碧虚:指天空。
  • 月华:月光。
  • 山河表里:指山河内外。
  • 鉴:镜子,这里比喻清澈明亮。
  • 沈沈:深沉,指夜深。
  • 露漙漙:露水滴落的样子。
  • 八极:指极远的地方,比喻广阔的宇宙。
  • 九宵:极高的天空。
  • 尘寰:人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侠,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自然美景和超脱尘世的情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观赏夜空时所作,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宁静的夜晚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天空、月光、山河和露水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诗中的“神游八极间”和“九宵回首望尘寰”表达了诗人对广阔宇宙的向往和对人间世事的超然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微云扫尽碧虚宽”:微薄的云雾被扫尽,天空显得格外宽广。
  2. “月华光影寒”:月光洒下,光影显得清冷。
  3. “山河表里鉴中看”:山河内外的美景如同在镜中观赏。
  4. “沈沈清夜阑”:夜深了,四周静悄悄的。
  5. “风细细,露漙漙”:微风轻轻吹过,露水滴落。
  6. “神游八极间”:心灵在广阔的宇宙间遨游。
  7. “九宵回首望尘寰”:从高处回首看人间。
  8. “悠然醉梦还”:仿佛从悠然的醉梦中归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山河表里鉴中看”中的“鉴”比喻清澈明亮。
  • 拟人:“风细细,露漙漙”中的“细细”和“漙漙”赋予风和露水以人的动作。
  • 对仗:“微云扫尽碧虚宽”与“月华光影寒”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广阔宇宙的向往和对人间世事的超然态度,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虚:天空的宽广。
  • 月华:清冷的月光。
  • 山河:内外的美景。
  • 露漙漙:露水滴落的样子。
  • 八极:广阔的宇宙。
  • 九宵:极高的天空。
  • 尘寰: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碧虚”指的是什么? A. 天空 B. 海洋 C. 山川 D. 森林

  2. “月华光影寒”中的“月华”指的是什么? A. 月光 B. 月色 C. 月亮 D. 月饼

  3. “神游八极间”中的“八极”指的是什么? A. 极远的地方 B. 八个方向 C. 八种景象 D. 八种情感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月光的美丽。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怀念。

诗词对比:

  • 赵师侠的《醉桃源/阮郎归》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都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月光的美丽,但赵师侠的诗更多地表达了超脱尘世的情怀,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师侠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苏轼诗集》: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包括《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游城南十六首。楸树 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得长字 过始兴江口感怀 和李司勋过连昌宫 闲游二首 咏灯花同侯十一 题木居士二首 喜雪献裴尚书(裴均也,时为荆南节度使) 南山有高树行赠李宗闵 与张十八同效阮步兵一日复一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卝字旁的字 風字旁的字 木居海处 誓带 汉皋解珮 重治 桑葚 凤管鸾笙 无字旁的字 烦煎 鬯字旁的字 警铃 飠字旁的字 皓月千里 时诎举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