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0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09:24
游郑邸山林 其二
作者: 吴鼒 〔清代〕
蹑级垂清斋,高楼三面开。
竹阴先客到,山色兴诗来。
挂壁惊云物,临池想笔才。
青霄肯将去,斜日更徘徊。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郑邸山林中的游览体验。诗人走上台阶,来到一座高楼,三面开阔的景致尽收眼底。竹林的阴影里,客人已经先到了,眼前的山色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挂在墙上的物品让人惊叹,站在池边的他也在思索写作的才情。天空的云彩是否愿意离去,斜阳也似乎还在徘徊不去。
吴鼒(1640年-1713年),字子澄,号云峰,清代诗人,生于浙江,曾任职于朝廷,因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而受到赞誉。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怀。
这首诗写于吴鼒在郑邸山林游览之时,正值自然景色最为优美的季节。诗人借此机会,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诗歌创作的追求。
吴鼒的《游郑邸山林 其二》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呈现了山林的优美和诗人的情感。在第一联中,诗人描绘了高楼三面开阔的景致,营造出一种开阔的空间感,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心境也随之开阔。第二联通过“竹阴先客到,山色兴诗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感知,竹林的阴影和山色都在提醒他创作的可能。
后两联则通过“挂壁惊云物,临池想笔才”表现诗人对创作灵感的渴望与追寻,挂在墙上的物品、池边的沉思,增添了诗的哲理深度,表现出诗人对个人才情的自省与探索。最后,青天与斜阳的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悠长而又宁静的氛围,仿佛时间在此刻停滞,诗人也在此情此景中找到了创作的契机。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体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与闲适的心境。
诗中描绘的楼房是怎样的?
A. 只有一面开
B. 三面开阔
C. 四面封闭
“竹阴先客到”中的“客”是指谁?
A. 游人
B. 诗人
C. 动物
“青霄肯将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大自然的渴望
B. 对时间流逝的惜别
C. 对生活的无奈
吴鼒的作品清新自然,强调个人的情感体验;而王维则更多地融入了哲思,杜甫则关注社会现实。三者在自然描写中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