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0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06:03
惠翁夙世非常人,作孽天谴磨凡尘。
三日一餐不知饿,阵图撑腹充精神。
朱子市隐南郭外,黔娄闭户甘沉沦。
作诗寒苦类郊岛,天骨峭立峰嶙峋。
邵君之笔走华岳,直逼李杜凌徐陈。
四时键关但安卧,高春不食心无贫。
徐生家世重东海,弓裘堕去徒悲辛。
不如日持一觞酒,勿误陶潜头上巾。
惠翁(即惠洪)在世时并非普通人,他因作孽而受到天谴,磨难于尘世之间。
他三天才吃一顿饭,却不知道饥饿,靠阵图充饥以振作精神。
朱熹的隐居在南郭外,黔娄(指古代隐士)闭门自甘沉沦。
作诗的艰辛和困苦如同身处荒岛,孤立无援,天上的高峰峭立嶙峋。
邵雍的笔力如同华山,直逼李白和杜甫,凌驾于徐渭和陈子昂之上。
四季轮回我只想安静地卧着,春天到来却不再追求物质的富足。
徐生(徐德宗)家世显赫,来自东海,但弓具和衣裳已经落下,徒惹悲伤和辛苦。
不如每天持一杯美酒,不要误了陶渊明头上的巾帕。
作者介绍:徐德宗,清代诗人,生于盛世,受家庭影响,热爱诗词,风格多变,常以抒怀、咏物为主,作品中融入了个人的哲思和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比隐士和世俗人物,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四狂歌》是一首充满哲思和对人生思考的诗歌。诗人以惠翁为引子,勾勒出他不同寻常的生活,表达出对于尘世的无奈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朱子与黔娄,象征着理想的隐逸生活与世俗的沉沦,形成鲜明对比。诗人通过自我反思,意识到四时的流转与自身的安逸,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淡泊态度。
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寒苦类郊岛”,既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也传达了他对创作艰辛的认知。此外,邵君之笔与李杜的对比,显示了诗人对文学传统的尊重与自信。结尾处提到的“持一觞酒”,则是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认可,倡导简朴、自在的人生哲学。
整体而言,徐德宗以独特的视角,结合个人经历与社会观察,展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清醒认识,诗歌充满了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理想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强调精神富足的重要性。
诗词测试
惠翁指的是哪位诗人?
A. 陶渊明
B. 惠洪
C. 朱熹
D. 邵雍
诗中提到的“高春不食心无贫”表达了什么思想?
A. 追求物质财富
B. 享受精神富足
C. 对生活的悲观
D. 追求名利地位
诗人提到的“持一觞酒”是指什么?
A. 追求名声
B. 享受当下生活
C. 逃避现实
D. 对酒的热爱
答案: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