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0:4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0:49:10
今日春气透,散步临前川。
凭高豁胸臆,极目收远天。
四野堆众皱,遥峦拭翠巅。
和风悦群性,麦绿万顷田。
鸟鸣不知处,迥顾柳已妍。
随兴行阡陌,足疲乃言旋。
今天春天的气息沁人心脾,我漫步在眼前的河川旁。
我登高望远,心胸开阔,尽收眼底远方的天空。
四周的山野如同皱褶,远处的山峦清晰可见,仿佛在轻拭翠绿的山顶。
和煦的春风令人心情愉悦,麦田一片绿意盎然,延绵不绝。
鸟鸣声不知来自何处,回头一看,柳树已经发芽变得美丽。
随意走在田间小路上,走累了便开始返程。
作者介绍:徐德宗是清代的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内心的情感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初春时节,诗人可能是在春暖花开之际,外出游玩时所作,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欣赏。
徐德宗的《初春陡门野望》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诗作,整个诗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的开头通过“今日春气透”引入春天的气息,给读者一种清新的感觉。接着,诗人以“凭高豁胸臆,极目收远天”表达了他在高处俯瞰大地时的开阔心胸,展现出一种胸襟的豁达与自然的壮美。
“四野堆众皱,遥峦拭翠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远处的山峦与近处的皱褶形成对比,展现出春天的生机盎然。接下来的“和风悦群性,麦绿万顷田”则表现了春风的温暖与大地的复苏,麦田的绿色象征着希望与生长,令人心生愉悦。
在“鸟鸣不知处,迥顾柳已妍”中,鸟鸣声环绕,增添了春天的生动气氛,柳树的娇嫩则暗示着春天的美好与生命的轮回。最后一句“随兴行阡陌,足疲乃言旋”则流露出一种随性与自在的态度,诗人在自然中流连忘返,最终因疲惫而选择返回。
整首诗以春天为背景,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又有内心情感的真挚流露,展现了人——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今日春气透”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通过“随兴行阡陌”想表达什么?
“鸟鸣不知处”中鸟鸣声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