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41: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1:30
蝉
风露枯肠里,宫商两翼头。
壮号森木晚,清啸茂林秋。
这首诗描绘了蝉在秋天的景象。诗中描写了蝉在风露交织的环境中,发出清脆的鸣叫声。它的鸣叫在傍晚的树林中显得特别响亮,仿佛在用它的声音传达着秋天的清幽与壮丽。
作者介绍:陆九渊,字子静,号退庵,宋代著名理学家、诗人。他提倡心性之学,认为性善,强调内心的修养和道德的自我完善。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情感细腻,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这首诗产生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的时期。陆九渊通过写蝉,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反映了他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陆九渊的《蝉》通过对蝉鸣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和谐。诗的开头“风露枯肠里”,即刻营造出一种凉爽、清新的环境,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感受。蝉在这样的环境中,虽有“枯肠”的暗示,却仍能发出音韵优美的鸣叫,象征着生命的挣扎与坚韧。
接下来的“宫商两翼头”,展示了蝉鸣所蕴含的音乐美,极富韵律感,仿佛在诉说着某种心灵的悸动与渴望。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将蝉的鸣叫与自然景象结合,形成了“壮号森木晚,清啸茂林秋”的壮丽画面,令人感受到深秋的宁静与肃穆。
整首诗通过蝉的声音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强韧,蝉在秋风中高亢的鸣叫不仅是对生命的歌唱,更是对自然的赞美与感悟。这种情感不仅体现了陆九渊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命运的深刻理解,给人以启发与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蝉的鸣叫,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坚韧不拔、勇敢追求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风露”指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诗中“宫商两翼头”是用来形容什么?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九渊的《蝉》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侧重于自然与生命的哲思,后者则更加强调壮丽的景观与人文情怀。陆的作品中蕴含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而王的作品则展现了人对于自然的赞美与向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