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34: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34:26
赠李营丘
六幅冰绡挂翠庭,
危峰叠嶂斗峥嵘。
却因一夜芭蕉雨,
疑是岩前瀑布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象:六幅如冰般透明的绸缎挂在翠绿的庭院,险峻的山峰和重叠的山峦争相展现出它们的巍峨。然而,经过一夜的芭蕉雨,似乎可以听到岩前传来的瀑布声,令人产生错觉。
本诗并未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意境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山水田园诗相呼应,表现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结合。
刘鳌,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描绘山水与人情,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本诗可能是在某个清晨,诗人游览山水,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而作,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思考。
《赠李营丘》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开篇的“六幅冰绡挂翠庭”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象,还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诗人在这里使用了“冰绡”这一意象,给人以清凉的感觉,似乎在暗示着自然的纯粹和宁静。
接下来的“危峰叠嶂斗峥嵘”,则进一步加强了景象的壮丽与险峻,表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诗人通过这些描写,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中壮丽景观的热爱。
最后一句“却因一夜芭蕉雨,疑是岩前瀑布声”,则是整个诗的高潮,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将雨声与瀑布声联系在一起,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和谐。这种意象的转化使整个诗歌产生了深刻的联想,带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整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笔调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六幅冰绡”指的是什么?
A. 绿叶
B. 透明的绸缎
C. 雨水
“危峰叠嶂斗峥嵘”想表达什么?
A. 山峰的壮丽
B. 雨水的声音
C. 庭院的美丽
诗中提到的“芭蕉雨”是如何影响后面的意象?
A. 让人感到温暖
B. 让人产生错觉
C. 让人感到寂静
李白的《庐山谣》与刘鳌的《赠李营丘》均描绘了山水之美,前者更为豪放,而后者则显得清新细腻。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但表现手法却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