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古渔父》

时间: 2025-04-29 17:03:57

诗句

穷秋漫漫蒹葭雨,裋褐休休白发翁。

范子归来思狡兔,吕公何意兆非熊。

渔收亥日妻到市,醉卧水痕船信风。

四海租庸人草草,太平长在碧波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03:57

原文展示:

穷秋漫漫蒹葭雨,
裋褐休休白发翁。
范子归来思狡兔,
吕公何意兆非熊。
渔收亥日妻到市,
醉卧水痕船信风。
四海租庸人草草,
太平长在碧波中。

白话文翻译:

在深秋的雨中,芦苇随风摇曳,显得悠长而凄清;身穿粗布衣衫的白发老翁,心中无忧无虑。范蠡归来,思念着狡猾的兔子;吕洞宾又何意预示着非熊之兆呢?渔夫在亥日收网,妻子已去集市;他醉卧在船上,水波轻轻拂过,任凭风来。四海的租庸之人匆匆忙忙,太平的日子总在碧波之中。

注释:

  • 穷秋:指深秋的季节。
  • 蒹葭:芦苇,水边的植物。
  • 裋褐:粗布衣服,古时的普通衣着。
  • 白发翁:白发的老人,象征着年长者的智慧与从容。
  • 范子:范蠡,古代著名的谋士,后世常以其为典。
  • 吕公:吕洞宾,传说中的道士,常被视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 亥日:农历的一个日子,常用于指代农事。
  • 水痕:水波留下的痕迹。
  • 租庸:古代征收的税赋。
  • 碧波:清澈的波浪,象征和平与安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文学评论家。他的诗风多变,尤以清新脱俗著称,擅长山水诗与咏怀诗,作品常渗透哲理与人生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黄庭坚晚年之际,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沉思。诗中通过渔夫的简单生活,表达了对世事的洒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他对“太平”生活的渴求与追求。

诗歌鉴赏:

《古渔父》是一首蕴含哲思的诗,黄庭坚以渔夫的生活为切入点,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生态度的独特理解。诗篇开头“穷秋漫漫蒹葭雨”,通过描绘秋雨中的芦苇,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而“裋褐休休白发翁”则生动刻画了一位安然自得的老渔夫,体现出对平淡生活的珍视。

接下来的“范子归来思狡兔,吕公何意兆非熊”,则引入历史人物,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思考。范蠡的归来,代表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反思;而吕公的出现,则象征着对未来的迷茫与不确定。

在“渔收亥日妻到市,醉卧水痕船信风”中,诗人通过渔夫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似乎在告诉读者,平淡的日子同样值得珍惜。最后两句“四海租庸人草草,太平长在碧波中”则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强调了安宁与和平的可贵,令人感受到一种大隐隐于市的哲理。

整首诗清新自然,既有对人生的思考,又不乏对自然的赞美,体现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穷秋漫漫蒹葭雨:描绘深秋的景色,雨中芦苇摇曳,传达出一种孤寂的感觉。
  2. 裋褐休休白发翁:描写老渔夫的悠然自得,暗示他对生活的满足。
  3. 范子归来思狡兔:提到范蠡,表现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理想的思考。
  4. 吕公何意兆非熊:引入吕洞宾,表达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5. 渔收亥日妻到市:渔夫的日常生活,体现出平淡与温馨。
  6. 醉卧水痕船信风:展示渔夫的洒脱,表明对生活的随性。
  7. 四海租庸人草草:反映社会的忙碌与人们的焦虑。
  8. 太平长在碧波中:强调和平与安宁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白发翁”比喻智慧与从容的老人。
  • 拟人:雨中的蒹葭摇曳,仿佛在诉说秋的故事。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称美,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渔夫的生活为主线,表达了对自然与平淡生活的热爱,反映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洒脱与从容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蒹葭: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流逝。
  • 白发翁:代表智慧与悠然,体现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 范子与吕公:历史人物的引入,增加了诗的厚度与哲理。
  • 碧波:象征着宁静与和平,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发翁”象征着什么?

    • A. 年轻人
    • B. 老年人的智慧与从容
    • C. 渔夫的身份
  2. “穷秋漫漫蒹葭雨”中的“漫漫”意指:

    • A. 寂静
    • B. 悠长
    • C. 繁忙
  3. 诗中提到的“范子”是指:

    • A. 吕洞宾
    • B. 范蠡
    • C. 老渔夫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黄庭坚的《古渔父》陶渊明的《饮酒》相对比,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但黄庭坚更多地融入了历史人物的哲理思考,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的隐逸与自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瓜州遇风 跋李允蹈思故山赋辞 六月将晦,夜出凝归门 清晓出郭迓客七里庄二首 金鸡石在玉山东二首 圩田二首 送陈婿履常县丞之官泰宁 送薛子约下第皈永嘉 送李君亮大著出守眉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军旅 不懂人事 燕雀处屋 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撧耳揉腮 包含角的成语 气字旁的字 止谤莫如自修 一点犀通 巛字旁的字 瓜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一家之主 包含迭的词语有哪些 耳刀旁的字 田马 一客不犯二主 士结尾的成语 门单户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