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3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38:26
春锄似厌觅诗材,飞向溪心唤不回。
赖有渔翁相尉荐,雨中撑得篇来。
春天的锄头似乎厌倦了寻找诗的材料,
已飞向溪水的深处再也叫不回来。
多亏有渔翁相助推荐,
在雨中撑得一篇诗来。
该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渔翁”一词常常出现在古代诗词中,象征着智慧、闲适和超然的生活态度。渔翁的出现不仅作为诗人的朋友,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暗示创作中需要的灵感和智慧。
作者介绍:史弥宁(生卒年不详)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高雅。她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展现了女性细腻的观察力与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春雨绵绵的时节,诗人正面临创作灵感枯竭的困境,然而在渔翁的帮助下,重新找到了创作的契机。诗中反映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求灵感的过程,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友情。
《雨中觅句》通过描绘诗人在春雨中的创作过程,展现了创作灵感的来之不易和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诗的开头以“春锄似厌觅诗材”引入,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对灵感的渴望和寻找的无奈。春天的农具象征着生机,但在诗人手中却变得沉重,仿佛在嘲讽着创作的艰辛。
接下来的“飞向溪心唤不回”,则以生动的意象表达出诗句如同鸟儿般飞向遥远的溪水深处,暗示灵感的流失和难以追寻。这种情感在雨中显得更加沉重,似乎在预示着诗人的孤独感。
而“赖有渔翁相尉荐”一联则转折出意外的惊喜,渔翁的出现不仅给予了诗人精神上的支持,也象征着来自外界的启发与帮助。在雨中撑得诗篇,体现了诗人不屈不挠、在困境中仍然努力创作的精神。
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也有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创作的热爱。诗中流淌的清新气息和淡淡的忧伤,使得这首诗在平淡中显露出深刻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创作的艰辛与灵感的珍贵,表现了人在自然与友谊中的寻觅与坚持,体现了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春锄似厌觅诗材”意指:
A. 春天的农具
B. 对创作的厌倦
C. 与自然的关系
“赖有渔翁相尉荐”中的“尉”字意为:
A. 赞美
B. 帮助
C. 批评
诗人在雨中撑得的“篇”指:
A. 一篇文章
B. 一篇诗
C. 一篇小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史弥宁的《雨中觅句》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是在自然中寻求灵感,但李白的豪放与史弥宁的细腻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不同风格的诗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