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0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06:59
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
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首词描绘了诗人不同年龄阶段听雨的情景。少年时在歌楼上听雨,红烛摇曳,烘托出一种温柔的气氛;壮年时在客舟中听雨,宽广的江面上,云低雁断,西风凄凉;如今在僧庐下听雨,头发已如星星般斑白,感叹人生的悲欢离合皆无情,任凭雨水滴落到天明。
作者介绍:蒋捷(生卒年不详),南宋时期的词人,以清丽婉约的词风著称。他的词多描写生活中的细腻情感,融入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蒋捷的晚年,正值其人生的回顾与思考阶段。通过听雨的场景,诗人回顾了自己少年、壮年和老年的生活,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虞美人·听雨》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词作。诗人通过听雨的场景,将不同年龄阶段的心境娓娓道来。少年时的歌楼,红烛映照着青春的温馨与浪漫;壮年时的客舟,则是对事业与生活的沉思,伴随着江水的浩渺与孤雁的哀鸣,表现出对人生旅途的感慨。而在老年时,诗人则在静谧的僧庐下,耳边是雨滴声,头发已白,体现了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全词用“听雨”这一简单的动作,串联起诗人一生的经历与感悟,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人生的反思,情感深邃而真挚。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人生经历的反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词测试:
这首词中,作者在少年时期在哪里听雨?
诗中“鬓已星星也”指的是?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煜的《虞美人》同样表达了对爱情与时光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对失去的爱情的追忆,而蒋捷的《听雨》则更侧重于人生的回顾和对无常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