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5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1:21
春池柳
作者: 李世民 〔唐代〕
年柳变池台,隋堤曲直回。
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
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
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
春天的柳树映入池塘,隋朝的堤岸曲折回环。
柳条随波逐流,阴影飘荡而去,迎风而来的影子轻轻摇曳。
稀疏的黄鸟在嬉戏,半开的翠绿梅花点缀其中。
白雪似的花朵映衬着春岸,早梅与之交错,错落有致。
作者介绍: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也是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在位期间,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得到极大发展。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清新著称,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天,描绘了春日池畔的美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历史背景上,李世民在位时,国家安定,人民生活富足,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春池柳》作为唐代诗人的作品,展现了李世民的艺术才华与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全诗以春天的柳树和池塘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景色和生机。首句“年柳变池台”以“年”字引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春天的到来,柳树的生长象征着新的开始。
接下来的“逐浪丝阴去,迎风带影来”两句,通过动静结合,刻画了柳树在微风中摇曳的生动形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灵动与变化。而“疏黄一鸟弄,半翠几眉开”则通过鸟儿的嬉戏与梅花的开花,进一步丰富了画面,使得整个春景更加生动。在最后两句中,“萦雪临春岸,参差间早梅”更是将春雪与早梅结合,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富有层次感的意境,表现出春天的温暖与生机。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的热爱,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生机。通过描绘春池柳景,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隋堤”指的是哪个朝代?
A. 唐代
B. 隋代
C. 宋代
诗中“逐浪丝阴去”中的“逐浪”指的是什么?
A. 追逐浪潮
B. 柳枝随波漂浮
C. 逐水而行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色?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