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

时间: 2025-05-04 06:06:42

诗句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

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

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6:42

原文展示: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
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
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白话文翻译:

枫林在晚霞中显得红透,青烟缭绕,令人思乡的情绪弥漫在鸥鸟栖息的沙滩上。
二十年来,我无家可归,只能在竹子之间安身,仍然以竹子为名。
春风还未结束,秋风就已来临,随着年岁渐长,万事都显得轻松。
我只想在这一生中,随意吟咏,谱写成歌声,伴随着划船的节奏。

注释:

  • 枫林:指枫树的树林,秋天时树叶变红,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晚烟:指黄昏时分的烟雾,给人一种朦胧、静谧的感觉。
  • 鸥汀:鸥鸟栖息的沙滩,表达出一种孤独的旅人心情。
  • 无家种竹:字面意思是没有自己的家,只能在竹子旁栖息,暗示了作者的漂泊。
  • 谱作棹歌声:用音乐和歌声来表达内心的闲适与随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蒋捷,宋代词人,以词风清新、婉约著称,曾任官职,但因政治动荡而多有漂泊。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及个人情感,具有浓厚的抒情特色。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他游历途中所作,隐约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在官场失意后的无奈与闲适心境。

诗歌鉴赏:

《少年游·枫林红透晚烟青》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的词作。开篇的“枫林红透晚烟青”以色彩鲜明的意象描绘出秋天的美丽,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随着诗句的展开,作者提及了二十年的漂泊生涯,表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无家可归的生活让他倍感孤独,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选择以竹子为名,暗示了他内心的坚韧与向上。

“春风未了秋风到”一句,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老去之后,万事都显得轻松,似乎是对生活的一种释然。在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尽管身处困境,但他依然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乐趣,随意吟咏,谱写歌声,显得格外洒脱。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思考与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对比与融合,使得词作的情感更加丰富,既有对故乡的眷恋,又有对生命的理解。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枫林红透晚烟青”:描绘了秋天的枫树林与黄昏时的青烟,营造出一种美丽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 “客思满鸥汀”:表达了诗人作为游子的思乡之情,鸥鸟的栖息处也成为了他思绪的寄托。
    • “二十年来,无家种竹”:强调了作者在外漂泊的经历,竹子在这里象征着坚韧与清雅。
    • “犹借竹为名”:即使无家,仍然以竹子自居,表现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及自身的独立精神。
    • “春风未了秋风到”:时间的流逝,春秋交替,表现出对岁月的感慨。
    • “老去万缘轻”:随着年岁的增长,万事皆轻,体现了一种洒脱与豁达。
    • “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诗人选择以吟咏来面对人生,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态度。
    • “谱作棹歌声”:用音乐与歌声来寄托心情,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枫林”与“晚烟”相结合,增强了意境的美感。
    • 对仗:整首词运用了对仗的修辞,增强了节奏感,如“闲吟闲咏”。
    • 反复:在“春风”与“秋风”的对比中,反复强调了时间的流逝。
  3. 主题思想

    •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岁月的感慨以及对生活的淡然态度,传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坚韧。

意象分析:

  • 枫林: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与思乡之情。
  • 晚烟:代表着黄昏的宁静与思绪的悠远。
  • 鸥汀:寄托了游子的孤独与漂泊。
  • :象征着坚韧、清雅的品格,暗示作者的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主要是什么? A. 雪山
    B. 枫林
    C. 荷塘

  2. “二十年来,无家种竹”中的“竹”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坚韧与清雅
    C. 友谊

  3.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A. 快乐
    B. 思乡与洒脱
    C. 忧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蒋捷的《少年游》更加强调对岁月的感慨与人生哲理,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对爱情和时光的细腻描摹。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词学大概》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浣溪沙 其一 咏梅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十四部平韵 其十一 浣溪沙 和费清湖永平见寄二阕 其二十三 浣溪沙 其一 赠素珍,用映庵集中韵 浣溪沙 赠素秋。八阕 其一 浣溪沙 小窗即事 浣溪沙 颐和园照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懑的词语有哪些 蛮酒 己字旁的字 英勇不屈 百虑攒心 户字头的字 摸挲 艮字旁的字 妙引 对立 出作入息 包含余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积于忽微 一干人犯 弭耳俯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