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3:14: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3:14:13
赠清凉寺和长老
苏轼〔宋代〕
代北初辞没马尘,
江南来见卧云人。
问禅不契前三语,
施佛空留丈六身。
老去山林徒梦想,
雨馀钟鼓更清新。
会须一洗黄茅瘴,
未用深藏白叠毛巾。
在北方初次辞别,尘土满身;
从江南而来,见到卧云的人。
问佛理却不契合前三句,
只留佛的身形丈六而空。
年老了,山林中徒然梦想,
雨后钟声和鼓声更加清新。
总得洗净这黄茅瘴气,
未曾用深藏的白叠毛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兼任政治家。其作品内容丰富,涵盖诗、词、散文等,风格自由奔放,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禅理的思考与对生命哲学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他对自然与生活的感悟。在经历了政治上的挫折后,苏轼选择隐居,寻求内心的宁静。
这首诗整体上流露出一种对于佛理的思索与对人生的感悟。诗人以北方的尘土与江南的云雾作对比,表达了自己从繁华喧嚣中抽离,向往宁静的心境。首句“代北初辞没马尘”即是对环境的描绘,暗示了自己在尘世的疲惫与离开。接下来的“江南来见卧云人”则是对隐者的向往,表达了对高洁生活的追求。
在问禅不契的部分,诗人自述对佛教教义的探索,却感到无奈与困惑,反映出他在精神世界中的孤独。这种孤独感在“老去山林徒梦想”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年华已逝,理想却难以实现。
最后两句则是对未来的期许与自我反省,诗人希望洗净内心的杂念,再用干净的毛巾来拭去心灵的污秽,寻求一种精神的寄托。在这首诗中,苏轼展现了自己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对自在生活的渴望,情感真挚而深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体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禅理的追求与人生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和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代北”指的是哪个地区?
A. 江南
B. 北方
C. 中原
“问禅不契”意指什么?
A. 理解禅理
B. 不明白佛教教义
C. 追求真理
诗中提到的“丈六身”象征什么?
A. 佛教的教义
B. 诗人的身形
C. 山林的高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