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御製册府元龟了毕》

时间: 2025-05-04 11:55:47

诗句

文德洽隆平,蓬山蠹简盈。

汉金方尽购,秦石谅难程。

稽古承先志,宣猷聚世英。

刊修百家备,紬绎十年成。

休汰当冬日,多欢奉相衡。

岂期颁睿藻,何以报兹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5:47

原文展示

文德洽隆平,蓬山蠹简盈。
汉金方尽购,秦石谅难程。
稽古承先志,宣猷聚世英。
刊修百家备,紬绎十年成。
休汰当冬日,多欢奉相衡。
岂期颁睿藻,何以报兹荣。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文化繁荣和学术传承的赞美。文治之德在于遍及,国家安定与繁荣,文人如蓬山之花,纷繁多样。汉朝的金石文字已难以尽购,秦朝的古石铭文也难以精确考证。追溯古代承载的志向,汇聚世间英才。经过十年的努力,整理修订众多学派的著作,终于成就了这部巨著。如今正值冬日,恰当休整,不妨多些欢愉以相互勉励。谁会想到能够颁发这样的荣誉,自己又该如何回报这份荣耀呢?


注释

字词注释:

  1. 文德:指文化和德行。
  2. 洽隆平:广泛而兴盛的状态。
  3. 蓬山:象征文人的繁荣。
  4. 蠹简:指文献中大量的错误或瑕疵。
  5. 汉金:指汉代的金石文字。
  6. 秦石:指秦代的古石铭文。
  7. 稽古:考察古代文化和历史。
  8. 承先志:承接古人的志向。
  9. 宣猷:传播名声和文采。
  10. 刊修:编辑和修订。
  11. 紬绎:细致地分析和解释。
  12. 休汰:停息和整顿。
  13. 当冬日:适合冬季的时节。
  14. 睿藻:聪明的文采。
  15. 报兹荣:回报这份荣誉。

典故解析:
汉金和秦石均指古代经典文献,强调文献的珍贵和学术的重要性。提到的“百家”意指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约1045年-1114年),字子固,号南华,南宋期间的著名诗人和文士,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和深厚的学识而闻名。夏竦在政治上也有一定影响,曾任多项官职。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文化复兴时期,国家对文治的重视加大,诗人借此机会表达对文化遗产的珍视以及对当代文化建设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整体结构严谨,音韵和谐,体现了宋代诗歌的典雅风格。诗中以“文德洽隆平”开篇,描绘了国家繁荣和文治昌盛的美好景象,接着用“蓬山蠹简盈”描绘了文化繁荣的同时,也指出了文献中存在的缺陷,显示出诗人的深刻洞察力与责任感。后面几句提到了古代文献的珍贵以及对历史的承载,表现出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希望。

尤其是“刊修百家备,紬绎十年成”,体现了作者在文化传承与研究上所付出的努力,强调了知识的积累与传承的重要性。结尾处的“岂期颁睿藻,何以报兹荣”则表现了诗人对荣誉的谦逊态度,既感恩又思索如何回报社会。这种情感深刻而细腻,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文化的赞美,更是对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文德洽隆平:文治和德行广泛而兴盛,说明国家政治和文化的高度发展。
  2. 蓬山蠹简盈:蓬勃的文人如同蓬山上的花草,但也有文献中的错误。
  3. 汉金方尽购,秦石谅难程:汉代的金石文字难以完全收集,秦代的古石铭文也难以精确考证,凸显古籍的珍贵与难得。
  4. 稽古承先志:追溯古人的志向,强调继承的重要性。
  5. 宣猷聚世英:传播名声,聚集世间英才,表现对人才的渴望与敬重。
  6. 刊修百家备:编辑、修订众多学派的著作,体现出文化整理的艰辛。
  7. 紬绎十年成:经过十年的努力,才形成了成果,强调了耐心与毅力。
  8. 休汰当冬日:在冬季适合休整,寓意反思与调整。
  9. 多欢奉相衡:希望彼此多些欢愉,互相勉励,表现出团结与合作的重要性。
  10. 岂期颁睿藻:谁能想到会获得这样的荣誉,表达出对荣誉的惊讶。
  11. 何以报兹荣:思考如何回报这份荣耀,体现出谦卑与责任感。

修辞手法:
使用了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如“刊修百家备,紬绎十年成”,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对历史的尊重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待和对文化建设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文德:象征文化的光辉与德行的高尚。
  2. 蓬山:代表文人的繁荣与多样性。
  3. 金石:象征古代文化与知识的珍贵。
  4. 百家:象征知识的多元与博大。
  5. 冬日:象征反思与内省的时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汉金”指的是哪种文化遗产?

    • A. 汉代的金石文字
    • B. 汉代的诗歌
    • C. 汉代的绘画
    • D. 汉代的建筑
  2. 诗中“刊修百家备,紬绎十年成”意在强调什么?

    • A. 文化整理的艰辛
    • B. 诗人的个人成就
    • C. 对古代文人的批评
    • D. 诗歌的韵律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荣誉的什么态度?

    • A. 自豪
    • B. 感谢与思考
    • C. 不屑一顾
    • D. 忘记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春望》
  2. 李白《将进酒》
  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夏竦的这首诗更为内敛和深刻,强调了文化的积累与传承,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了豪放与对人生的热情。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不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鉴赏辞典》
  2. 《中国古诗词选》
  3. 《宋代文学史》

以上资料可帮助深入理解夏竦及其作品,拓宽对宋代文化的认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简孙治中归维扬 甲子岁旦 寄郑枢山 寄月山少监 寄月山少监 寄友人 寄谢蔡松江路教 寄峡山胡府判 寄王爱梅 寄任子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天伦之乐 乛字旁的字 摸门不着 言教身传 楚雀 冬暖夏凊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拙目 茶会 包含瑚的词语有哪些 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惊非小 舟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芟翦 奄奄一息 包含煦的词语有哪些 反犬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