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奉和御製读陈书》

时间: 2025-05-04 00:32:11

诗句

灵洗虽骁勇,忠规讵可轻。

石城尝力战,黟歙本连盟。

京口殊动茂,临川叛寇惊。

既能明号令,何惜雾宽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2:11

原文展示:

奉和御製读陈书
夏竦 〔宋代〕

灵洗虽骁勇,忠规讵可轻。
石城尝力战,黟歙本连盟。
京口殊动茂,临川叛寇惊。
既能明号令,何惜雾宽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忠诚和规矩的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虽然有勇气和力量,但不应轻视忠诚和规则。诗中提到石城曾经奋力作战,而黟、歙两地本是结为盟友。京口地区的动荡和临川地区的叛乱让人感到震惊。既然能够明确发布命令,又何必在困难时刻犹豫不决?

注释:

  • 灵洗:灵动而勇猛,指勇士。
  • 忠规:忠诚和规矩,指为人处世的原则。
  • 石城:指某个地方,象征着坚固的防御。
  • 黟歙:指黟县和歙县,历史上结盟的地方。
  • 京口:指京口地区,可能是指某个动荡的城市。
  • 临川:指临川地区,暗指叛乱的发生地。
  • 号令:指命令和指示。
  • 雾宽玉:比喻在艰难的情况下,如何选择行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竦,字子先,号孤山,宋代诗人,生于书香门第,早年学习诗词,后逐渐成为一位著名的诗人。其作品风格清新、意境深远,擅长表现忠诚与勇气。

创作背景:

该诗是在国家动荡、战争频繁的背景下写成,表达了诗人对忠诚与勇气的尊重,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忠诚和勇气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应轻视规矩和忠诚。开头的“灵洗虽骁勇,忠规讵可轻”,强调了即使勇者也应遵循忠诚和规矩。接着提到“石城尝力战”,表达了历史上为国捐躯的英雄事迹,激励人们要铭记历史,勇于担当。诗中的“京口殊动茂,临川叛寇惊”描绘了战乱带来的恐慌,警示人们在动荡中保持警觉。最后一句“既能明号令,何惜雾宽玉”,则传达出在关键时刻果断行动的必要性,意味深长。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灵洗虽骁勇:勇士虽勇猛,却也需遵守规矩。
  • 忠规讵可轻:忠诚与规则不可轻视。
  • 石城尝力战:历史上石城曾经奋勇作战。
  • 黟歙本连盟:黟、歙两地本是盟友。
  • 京口殊动茂:京口地区动荡不安。
  • 临川叛寇惊:临川地区叛乱让人恐惧。
  • 既能明号令:既然能够清晰发布命令。
  • 何惜雾宽玉:在困难时刻何必犹豫不决。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句子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例如“雾宽玉”比喻在困难情况下的犹豫。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忠诚与勇气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动荡的时代中应保持警觉与果断。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灵洗:象征勇士的意志。
  • 忠规:象征道德和信仰。
  • 石城:象征坚定的防御。
  • 京口、临川:象征动荡和不安的局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石城”象征什么? A. 勇气
    B. 忠诚
    C. 坚固的防御
    D. 胜利

  2. 诗中的“京口”指代的是? A. 一座城市
    B. 一个地区
    C. 一位英雄
    D. 一条河流

  3. 诗的主题思想是强调什么? A. 勇气
    B. 忠诚与规矩
    C. 战争
    D. 历史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夏竦的《奉和御製读陈书》更侧重于忠诚与规矩的强调,而杜甫则更关注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感受。两者都反映了动荡时期诗人的心声,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诉衷情·一声画角日四曛 临江仙引·渡口 洞仙歌(仙吕调) 佳人醉·暮景尔萧尔霁 思归乐(林钟商) 木兰花慢(三之三·南吕调) 少年游(十之九·林钟商) 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 永遇乐(二之一·歇指调) 塞孤(般涉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衣冠扫地 男唱女随 贪心妄想 家传人诵 钢盔 耒字旁的字 包含扭的成语 车字旁的字 匮绌 鱼字旁的字 包含畏的词语有哪些 药材 包含初的词语有哪些 私字儿的字 山鸡映水 蛮烟瘴雾 移风振俗 包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