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5:19
韩干二马图
作者: 朱翌 〔宋代〕
飞龙翔麟夜不关,房星之精下人间。
一鸣堕地势千里,四十万匹中如山。
皇天生此意何在,天意在平百蛮。
百蛮款塞皆稽首,干戈包尽於菟斑。
剪成三鬃代官字,濯之太液登王闲。
紫坛谒天五使出,玉辂扶日双轮还。
宝鞭不用绣鞯稳,扇筤前开曲盖弯。
方知徐行备天仗,绝胜疾走周人寰。
开元距今四百载,人物风流无一在。
如何两骥今何尚存,好手传神能不坏。
请从此画究规模,便见当时似三代。
这首诗描绘了夜空中飞龙和麒麟的景象,象征着神奇和伟大。房星的精华降临到人间,象征着一鸣惊人,才能在四十万匹马中脱颖而出。上天为何有这样的安排呢?原来是为了平定蛮夷之地。百蛮民族都在朝拜,战争的纷争都被统一的力量所包容。马的鬃毛剪成三部分,代表官字,而在太液池中洗涤后,升上王位。紫坛上向天祈祷,五位使者出行,玉辂扶持着太阳,双轮回归。宝鞭不必华丽,稳当的鞍具也不需装饰,马车前开着曲盖,展现出优雅。只有缓慢行走的马车,才能真正显示出天子的威严,远胜于疾驰的马匹。自开元年间至今四百年,杰出的人物已不复存在。如今这两匹骏马仍在,能传达昔日的神韵。希望通过这幅画作能窥见当时的盛况,仿佛回到三代时期。
作者介绍
朱翌,宋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涉及历史、政治和自然景观,体现了浓厚的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
《韩干二马图》是在一个政治动荡和文化变迁的时期创作的,诗人通过对马的描绘,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怀念和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韩干二马图》通过描绘飞龙和麒麟,展现了作者对高贵与力量的赞美。全诗以马为主线,寓意深远。诗中提到的“飞龙翔麟”不仅是神话中的生物,更象征着理想的统治者和英雄。而“百蛮款塞皆稽首”则显示了对统一和和谐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定的向往。
在艺术表现上,朱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使画面感十足。通过马的形象,诗人不仅赞美了马的力量与美丽,更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特别是最后两句,诗人感慨四百年间风流人物的逝去,以及对马的传神之感,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理想的渴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画面,更是对盛世理想的追求和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具有深远的社会和文化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马的形象,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统一和和谐的渴望,以及对英雄人物的不舍和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飞龙”和“麟”象征什么?
“百蛮款塞皆稽首”中提到的“百蛮”指的是:
诗人希望通过这幅画作能窥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